又是康文署做的好事!
整件事,與其說收到柯打,更大可能是揣摸上意,擦鞋擦出禍。
實在很難想像,當下被經濟和權爭已經搞得焦頭爛額的北大人,會管得到香港芝麻綠豆一個劇團一本場刊的工作人員履歷,進而要求人家刪改母校校名,硬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國立」兩字,被失蹤。
這與篡改歷史有甚麼分別?香港人如果還不表態,讓政府聽聽我們的聲音,「皇后大道中」改名之期不遠矣。
康文署必須清楚回答幾個問題:究竟是哪位官員要求刪改校名?署長李美嫦有份決定嗎?局長劉江華有份決定嗎?政務司司長和特首有份決定嗎?冤有頭,債有主,一定要搞清楚。
康文署已有前科。擴展星光大道一役,一度將尖東海傍割讓新世界管理,已經讓我們見識過腐敗了的官僚文化:官員沒有按制度規矩辦事,反而處處偏幫與特首關係良好的大財團。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梁振英處處逢迎北京,下面的公務員有樣學樣,又想處處逢迎梁振英,好好的一套文官制度就這樣淪落了、敗壞了。
想當年廣播處長張敏儀在位,台灣駐港代表鄭安國獲邀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發表對「兩國論」解釋,真是恍如隔世。
其實,如果想擦鞋,梁振英何不乾脆改名「梁六八九」,以銘記北京賜票?都回歸了,還「振英」未免戀殖。
李慧玲
http://www.facebook.com/hammerou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