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減價售內地19樓盤

中信減價售內地19樓盤

【本報訊】上星期中海外(688)與中信股份(267)剛訂立協議,中信將出售逾370億元物業資產予中海外;惟交易公佈後翌日(15日),中信地產即在微信官方賬號顯示減價賣樓,稱因應30周年,故旗下全國14個城市的19個項目樓盤,於本月15至20日期間以「秒殺價」出售。
此前,在中海外公佈收購中信資產後,市場普遍認為作價合理,大規模併購有利中海外增長,但憂慮中信龐大的三、四線資產,會拖累中海外本身的土儲質素。據中海外主席兼行政總裁郝建民指,2,400萬平方米的中信資產中,三分之二為一、二線土儲,意味今次收購來自三線以下城市的土儲或多近800萬平方米。據瑞信研究報告指,按樓面面積計,交易後中海外的三線城市土儲將由22%急增至32%。

專家:助去除滯銷存貨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主管吳淑燕指,估計中信地產是以30周年名義,減價出售難消耗的庫存,惟相信數量不大。中信推出的北京別墅項目達306.77平方米(近3,302平方呎)及惠州項目達268平方米(約2,880平方呎),皆屬於大戶型的庫存,故需減價促銷。
在內地樓盤紛加價下,據中信地產的廣告顯示,北京中信墅及佛山中信山語湖項目卻需打九折,而成都中信城則打八六折,東莞的中信富春山居則打九三折及天津中信公園城打九一折。吳淑燕指,若能把較難出售的無效資源賣掉反而是好事,因能增加未來資產周轉率,中海外接貨壓力亦可舒緩。
但對於最終期內中信地產銷售入賬問題,中海外執董兼財務總監聶潤榮指,雙方交易未完成,入賬等具體問題未能披露,但強調中海外不會等到5至6個月後交易完成後才進入公司,期間會有經營上安排,保障自身利益。
中海外主席兼行政總裁郝建民指,入賬需按會計準則,在約定時間內誰擁有權益則銷售歸誰。中信方面則截稿前未有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