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歌手陳綺貞的歌曲《旅行的意義》是許多旅人的心聲,看過美景美女、品嚐夜的巴黎、擁抱過熱情的島嶼,卻說不出旅行的意義。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旅行也要趕頭趕命,四日三夜,禮拜一仍要返工,哪有時間慢慢體會?名勝前留念、一餐當地美食、臉書上打個卡,大概就是意義。
70歲的香港攝影師泰叔(梁家泰),有飛機唔搭、有豪華郵輪唔坐,偏偏選擇大型貨櫃船,在海洋中慢渡35日才抵達南美。他笑說是想體驗旅行過程的樂趣,輪船上除了他與太太是乘客外,其餘26人均是船員,途中經過多個城市,不過由於上落貨時間較短,上岸觀光的機會並不多,多數時間都在貨櫃船上。「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不能上網,反而可以認真思考應該做甚麼。」看看天與海的變化,與船員聊天、了解他們的生活,體驗慢活旅行,泰叔用心感受之餘也記錄下來,變成《浮瓶‧浪跡:梁家泰多媒體展覽》的「浮瓶」部份。
來到展覽場地,場館中間是泰叔在船上拍攝的照片,這些照片放在一個會緩慢搖動的裝置上,象徵船上的生活。場館一邊是泰叔邀請32位藝術家及好友所寫的訊息,包括又一山人、尊子、賴恩慈等,原來他們都參與了泰叔的「瓶中信」計劃 ,將這些由文字或圖像組成的訊息放進玻璃瓶,在旅程中拋入太平洋,泰叔將過程拍攝下來,透過32台電視機組成的影像裝置展出。意想不到的是,八個月後,其中一個瓶子在加拿大被一位海洋生物學家Carla Crossman拾獲。
故事尚未完結,當泰叔到達南美後,他以三個多月時間從哥倫比亞輾轉到達古巴,途中經過智利、厄瓜多爾、秘魯等國家,拍攝下當地的文化。這正是展覽的第二部份「浪跡」。
《浮瓶·浪跡:梁家泰多媒體攝影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5月30日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8時(逢星期二休館)
地點:將軍澳景嶺路3號 (調景嶺地鐵站A2出口)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 Gallery
記者:劉東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