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石仔嶺安老院 安置成疑

拆石仔嶺安老院 安置成疑

【本報訊】立法會財委會通過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款,當中最受爭議項目是在古洞興建新安老院舍綜合大樓,用作安置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而需清拆的石仔嶺安老院舍長者,但清拆期2018年便開始,新安老院舍最快要到2021年才能落成。議員關注受清拆影響長者的安置做不到無縫交接。

議員質疑不能無縫交接

為發展新界東北,政府計劃由2018年起分兩期清拆古洞石仔嶺花園的16間私營安老院。財委會昨通過的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撥款中,其中一項是在古洞興建一座新安老院舍綜合大樓的前期工程,成本6.29億元,新安老院舍將用於安置受清拆影響的長者。
多名泛民議員均關注石仔嶺安老院長者安置問題,工黨張超雄要求政府保證以老人福祉為依歸,不會中途清拆院舍。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鍾文傑回應時改變政府過去稱要2023年才能興建好新安老院舍的說法,改稱希望2021年建成新大樓,目標是大樓落成後,才將長者邀請入去居住。人民力量陳志全則質疑,政府並無中途方案,政府所謂「無縫交接」只是「口講口賠」,不是具體計劃。
張超雄提出臨時動議,要求政府保證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石仔嶺安老院舍長者,可無縫銜接入住新建安老院舍後,才拆卸舊院舍。但動議在建制派反對下遭否決。
石仔嶺安老服務聯會秘書長曾儉光表示,1月曾與政府開會,政府仍堅持2018年便開始第一期清拆,涉及3間安老院,共200多名長者受影響。
政府聲稱受影響的長者可暫時安置到餘下未清拆的安老院,但以現時宿位情況,餘下安老院根本無足夠宿位安置200多人,部份長者可能無法原區安置要另覓宿位。
另外,2018年起政府便會在安老院附近動工興建新公路,長者都會長期受工程噪音滋擾,直至全部長者可遷入新安老院舍為止。聯會將繼續與政府商討,希望能爭取長者安置可無縫交接。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