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出席天水圍伊利沙伯舊生會湯國華中學校慶活動遇學生示威,不但拒絕接收聯署信,更指外界將社會事件歸咎教育制度不足,令他「好唔順氣」,言論激起全城憤怒。有教師怒極高呼豈有此理,斥吳一直無視學生、家長訴求。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回應指局長應接受學生信件,至少應該讀信。教聯會則反指學生應注重態度。
吳克儉昨日表現引發熱議,學民思潮發言人黃子悅對吳言論感憤怒,她指吳一直稱對學生輕生感關注,但行為卻顯示漠不關心、冷漠,對學生的聯署不願理會,「佢係完全唔稱職嘅局長」。
黃子悅續稱,自殺是社會問題,但亦會由其他因素造成,而教育則佔去學生大部份時間,促教局勿再迴避責任。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亦指,吳克儉的民望之低已破紀錄,認為他要有基本禮貌,「接一封信,有幾大不了?」
進步教師同盟、退休中學教師韓連山則指,局長接收家長、學生請願信,在任何文明地區、國家屬平常,認為吳克儉拒接信或顯示心中有愧。韓稱若教育制度為學生、家長及教師接受,絕不會有學生輕生,「無助到要尋死,正正因為現實令佢哋唔快樂」。韓批評吳克儉上任以來,一直只和中共、特區政府合作無間,施政絕不有利學生,相反只唱好普教中、TSA等禍害學生的政策。他斥吳無同情心、亦無才能,促他早日下台,「仲繼續做局長?豈有此理!」
劉鳴煒出席「擁抱孩子一分鐘」啟動禮後回應事件,指無論局長或其他政府官員,均有責任去了解學生及年輕人心聲。而學生的信件無論是否親手遞上亦應該接受,手段或做法見仁見智,但最低限度「信嘅內容係要讀嘅」。
黃均瑜叫吳「睇開啲」
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則促吳克儉「睇開啲」,他指全世界都會將社會問題歸咎於教育,而本港為多元化社會、有不同聲音,「唔一定乜都要反感」。至於吳拒接信,黃認為沒大問題:「學生想畀信,去政府總部,一定有人收。」黃認為學生應該注重態度。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