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昨三讀通過對店舖阻街定額罰款修訂條例草案,新例將在半年後實施,商戶把貨物擺出店外可被定額罰款1,500元,比現時平均罰款高一倍。旺角花墟等市集會列為酌情容許範圍。小商戶認為罰款打擊大。
記者:麥志榮
全港有50個店舖阻街黑點,現時當局以傳票方式檢控違例商戶,需時一至兩個月,法庭判罰亦偏低,平均罰款額為661元,在租金高企環境下部份商戶「罰款當交租」長期阻街。新例授權食環署及警方執法,可向擺貨阻街的商舖罰款1,500元。
為讓商戶有時間準備,新例會在刊憲半年後生效。旺角花墟、黃大仙牛池灣村等地區特色市集會列酌情容許範圍,容許店舖伸延出店外指定範圍。當局會諮詢區議會定期檢討酌情範圍。
商戶倡假日彈性執法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昨在立法會稱,當局曾在2014年就加強處理店舖阻街進行諮詢,大部份意見均支持加強執法,引入定額罰款制度並加強宣傳。
香港鮮花盆栽批發商會主席賴榮春稱,會呼籲商戶自律。但小商戶做生意必須展示商品,動輒掃蕩罰款1,500元打擊太大,不能展示貨品對市民購物亦不便。尤其是花墟這些有長久歷史的市集,又是旅遊景點,只要商戶無嚴重阻塞通道,在節日及假期應給予較大空間,彈性執法。
北區區議員劉國勳指,上水不少水貨店長年將貨物堆出店外霸佔行人路,造成滋擾,投訴店方都不理睬。新定額罰款有助加強執法。但水貨客購物後亦經常霸佔行人路及公共地方理貨,構成另一嚴重阻街問題,新例對付不到水貨客。
食環署職工權益工會副主席李美笑表示,檢控行動不時遇到商販打罵,署方稱會向執法的隊員教授自衞術,但相信作用不大,因為最安全仍是靠人多制勝,而食環署人手根本不夠,每隊只有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