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習握手「洩密」 中港接班人危機重重 - 李平

蘋論:
習握手「洩密」 中港接班人危機重重 - 李平

自20年前江澤民主動找董建華握手後,中共總書記找誰握手,已成為傳媒觀察其屬意的特首或接班人的風向標。香港特首、中共政治局常委明年都將換屆,習近平去年找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握手,今年找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握手,自然引來疑似欽點的揣測,但在中共政權合法性面臨挑戰之際,習握手反而凸顯中港接班人面對重重危機。
1996年1月26日,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在北京接見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時,「眾裏尋他千百度」找董建華握手,董建華自此成為首屆特首的大熱門,其後也順利當選。江握手自此成名,如今在香港特首換屆、中共展開十九大人事佈局之際,每一次的習握手都備受矚目。
去年6月29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亞投行成立儀式,入場時主動伸手與曾俊華握手。香港輿論驚呼曾俊華榮升習握手、特首選戰提前開打。詭異的是,本周三閉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也傳出習近平離席時「只跟一名政治局委員握手」,孫政才也就此成了習握手,似乎取得晉身政治局常委和總書記接班人的資格。

過份演繹握手無聊當有趣

中共的權力交接從來都在鐵幕後進行,領導人在公開場合的肢體語言有時的確是某種政治表態,但有時不過是傳媒的過份演繹,甚至是無聊當有趣。2005年5月,署理行政長官曾蔭權到北京出席財富論壇,胡錦濤與他握手11秒,而胡與澳門特首何厚鏵握手8秒,竟有傳媒稱這是中央挺曾的表示。至2007年4月,曾蔭權北上接受第三屆特首任命,與胡握手10秒,又有親北京傳媒解讀為中央挺曾一如既往。
習近平與曾俊華握手是在傳媒眾目睽睽之下,被說成是挺曾當然有其合理性,但把習握手等同於江握手,當曾俊華是習近平欽點的唯一特首人選,未免言過其實。更令人不解的是,習近平與孫政才握手並非由傳媒拍攝到,而是由現場人士向親北京的網站發佈消息,如此「洩密」未免令人質疑是造王者有意為孫政才造勢,還是有人提早擺他上枱、讓他成為公敵?
曾俊華、孫政才是不是習近平屬意的特首人選、接班人,信與不信都可以找到諸多理由,難有斷論。可以確定的是,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國政府都面對認受性、合法性危機,而香港特首經中共領導人指定、再由小圈子選舉確認,中共領導人經幕後權鬥產生再由黨代會確認,同樣缺乏民意基礎、缺乏施政權威。

權為民所賦才可有效施政

一方面,社交網站、自媒體的發展,打破了中共對輿論的壟斷,小圈子選舉產生的特首和中共領導人逃不過公眾輿論的質疑和施政監督。另一方面,如此產生的特首、領導人,其對手也不會就此低頭認輸,反而可以打民意牌,藉各種問題發起挑戰,甚至在選舉期間就展開泥漿戰,不斷曝光對手黑幕或抹黑對方,令政權認受性、合法性進一步陷入惡性循環。
中港兩地的領導人接班危機,既是領導人的秉性、能力問題,更是制度問題。中共對美國、台灣的選舉一直不以為然,現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2008年以副總理身份訪美時,曾公開譏笑當時的美國總統選舉是「一個老人(麥凱恩)、一個黑人(奧巴馬)、一個女人(希拉莉)」之爭。然而,不管是老人、黑人、女人主政,只要權為民所賦,就可有效施政,就不致於出現中共「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問題,不致於出現中共高層隨時在權鬥中身敗名裂的問題。
美國史丹福大學政治及社會學教授戴雅門(Larry Diamond)近日來港演講時表示,若中共不實行民主改革,或在十年內倒台,香港或較想像中更快實現民主。中港兩地是同步實現民主化,還是香港先行一步作出示範?主動權似乎都在中共手中,但港人是無奈地等候,還是更積極地抗爭,相信會有不同的結局和前景。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