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南亞裔人彷彿變成窮、低等與犯罪的代名詞,令到香港人對他們有一種潛藏的恐懼。今年33歲,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棟篤笑藝人Vivek Mahbubani偏偏將取笑與誤解,化成自嘲的笑話,與大家一同分享。
記者:余傲芝 攝影:吉吉、馮峰
「四十幾年前,爸爸同爺爺嚟咗香港做生意」,自此Vivek (下稱阿V)的家庭在香港落地生根。入讀本地學校,小時候已感到自己的不一樣,「你係咪怪獸呀?你係咪外星人呀?」,這些提問多不勝數。而最令阿V不快的是青少年時期結識異性,「我記得嗰個女仔跟我其他朋友打招呼,見到我就立即閃避,然後尷尬地hi」,亦試過有女生媽媽錯誤致電他,跟他訴說最憎女兒與摩囉差做朋友。那時起阿V才覺得做甚麼都要走多一步,亦疑問自己做錯了甚麼,為甚麼不能簡單跟別人一樣。幸好家人較樂觀,令阿V久而久之接受現實,亦利用自己的獨特之處而make fun of it。
做了八年廣東話棟篤笑的阿V,多以自己印度裔身份為題材,最經典的一個笑話是。雖然懂得自嘲,但仍然希望大家應該要多好奇多了解。阿V笑說,以前朋友會問何時帶他們參觀重慶大廈,亦有朋友到重慶大廈前會在facebook寫上「媽媽我愛你」,彷彿一入去就有無比危險。他認為生活上有好多事情看似困難恐怖,但真正接觸後,事實卻未必如此。「其實你打招呼,我哋會應你,其實大家都等緊邊個行第一步」,或者世界可以很簡單,只是人類想得太複雜。
阿V明白香港人對少數族裔,特別是南亞裔人的誤解,源自於大家較常接觸負面報導。「其實香港歷史包括好多唔同人,例如天星小輪都係印度人開」,他身邊的少數族裔朋友有公司高層與小店老闆,所以不一定是低等的形象。阿V認為世界沒有完美的人,而每個種族都有壞人的存在,但不代表全部人都是壞的,「所以最大問題係你唔識我,就認為我唔係好人。你可以歧視我,但你要先認識我,認識完發覺唔鍾意的話,請隨便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