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經濟放緩,中資上市公司亦連番傳出債務違約問題。停牌多時的漢能(566)日前傳出,其發行的一筆約10億元(人民幣.下同)私募債到期未付。昨日彭博引述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聲明指,「相關的私募債已得到妥善解決,本次到期的10億元本金及利息均已足夠償付。」惟沒有提及償還日期。
雨潤食品(1068)昨開市前停牌,以待公佈旗下南京雨潤短期融資券出現違約及對公司潛在影響的內幕消息,股份停牌前報1.38元。上海清算所網站指,南京雨潤未能在3月17日按期劃付5.32億元境內短期融資券本息。
另外,於今年1月宣佈333.2億元境內債務已完成重組的佳兆業(1638)昨日公佈,與由一組債權人就重組的經濟條款的若干修改作基本磋商後,若干債權人已訂立日期為2016年3月17日的支持承諾協議,根據支持承諾的條款交付現有票據未償還本金總額約24%作為支持票據。
佳兆業自去年3月30日至今一直停牌,停牌前市值約80億港元,未來即使復牌,不知有多少「剩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