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圍威喂」文化,果真存在於香港大學嗎?
最近,港大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教授在接受訪問時指出,港大有自己人升自己人的「圍威喂」文化,又指某些人沒有學術成績也被委任為院長,只因為是好好先生才被委任云云。香港各間大學一直都有其行之有效的人事任命和升遷制度,究竟李國章的指控有何依據,我們一群關心香港大學的校友極有興趣知道,請他拿出證據來!
作為校委會主席的李國章,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沒有提出事實根據的情況下對港大作出批評。去年3月,李國章上任校委會成員還不到一星期,便已直指部份港大教授「不務正業」、導致港大排名下跌。他的言論引起教職員的極大不滿,港大教師及職員會的問卷調查顯示,八成半受訪者不信任李國章。當時他同樣沒有提供任何證據支持其說法,我們有理由懷疑他的說法只是隨意的妄評。
不過,說到「圍威喂」文化,用來形容李國章領導下的港大校委會應該更加貼切。現時,校委會共有24席委員,其中主席及6名校外成員,均由身兼港大校監的特首梁振英委任;另有6名校外成員則由校委會委任。一月份的校委會會議,即李國章出任主席的第一次會議,李國章便推薦盧寵茂教授和梁高美懿女士加入校委會轄下的提名委員會(Nominations Committee),與馬斐森校長和他自己一起決定校委會成員的推薦名單,再交由校委會通過及委任。
近日,出任校委會成員已經六年的劉麥嘉軒女士,又正式獲續任為校委三年,任期已經在2月生效。她本來於去年11月任期屆滿卸任,短短三個月後再獲委任,不同的只是由過去經特首任命,改由校委會任命。這個做法十分取巧,繞過了同一人「不能擔任同一公職工作超過六年」的原則。我們不明白,社會賢達如此的多,難道沒有其他選擇嗎?
另外,陳坤耀教授已向傳媒確實已獲續任,連同劉麥嘉軒女士,以及盛傳將會被續任的黃景強先生,再加上提名委員會的三位校外委員,都在陳文敏事件上持相同立場。他們相繼被委任,可謂「原班人馬」繼續上場。筆者對個別委員並不認識,無意批評,但在李國章的領導之下,校委會並沒有納入半點新血,更遑論不同意見的人士,試問這怎可能改善公眾對校委會的負面印象呢?
莫非李國章所謂的「圍威喂」文化,就是指這個?
葉建源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