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倒梁現曙光 中共治港換姿勢 - 李平

蘋論:倒梁現曙光 中共治港換姿勢 - 李平

中共高官藉全國政協、人大「兩會」釋出對港懷柔政策,對旺角衝突的抨擊驟然降溫,從梁振英、張曉明狠批暴亂、激進分離組織、帶恐怖傾向,變成世界性的青年世代問題,甚至說激進青年進入立法會也屬正常。中共的政治理念不可能突然異化,改變的只可能是治港策略,其中最惹憧憬的,一是倒梁終現曙光,二是激進本土派進入議會是大勢所趨,北京正部署下屆特首換人及應對香港新局勢。

西環靠親共人士治港策略或變

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沒有公開譴責旺角衝突,明顯是要為事件降溫,也等於各自對梁振英、張曉明摑一巴掌。而港澳辦副主任馮巍罕有地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更提出青年人受分離主義影響是世界性潮流、有激進青年進入立法會也屬正常。專訪的性質類似於過往港澳辦發言人透過新華社、中新社就香港問題表態,不會是個人意見,而是中共立場。
更可圈可點的是,馮巍曾任香港中聯辦法律部部長,後升任港澳辦副主任,2010年曾參與中聯辦與民主黨的密談,去年政改方案否決後又來港密晤民主黨。這位解放軍大校出身的京官,一直是中共與香港泛民溝通的「密使」,如果中共調整治港策略,他勢必擔綱更重要的角色,甚至有機會接任香港中聯辦主任,改變西環只靠親共人士治港的策略,或多或少恢復許家屯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時與各界廣為溝通的狀態。
古人打仗講究的是三軍未發、糧草先行,而中共一向是輿論先行、政策跟隨。「兩會」甫閉幕,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就辭去行政會議成員,引發坊間猜測她在為競選特首鋪路。作為中共在港嫡系的最大政黨,民建聯的人事佈局只能聽從北京的安排,不可能自把自為。
李慧琼是自己參選特首或協助黨友參選特首,可能言之尚早,但中共讓身為民建聯主席的李慧琼脫離梁振英圈子,顯然是要為民建聯與梁振英作出一定的區隔,以利9月立法會選舉及下屆特首選舉的安排。用中共的術語來說就是,組織路線是實現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保證。李慧琼脫離行政會議,只是中共治港人事佈局調整的開始,港澳辦、中聯辦如果近期出現高層異動也不足為奇。

中共只換了騎在港人頭上姿勢

至於親共人士聲稱,京官要求暫時不要再批評梁振英、讓他們多忍耐一會,也是中共爭取人事佈局時間的表現。早已與梁振英反面、又被中共褫奪全國政協委員資格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近日與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唱和,公開提倡商界、泛民合推特首人選,放言「Anyone but CY」,更讓城中倒梁熱潮出現一個沸點。至於為競逐下屆特首早已七情上面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尚未與梁振英切割,可能是因為未得到中共的提點,或者眷戀行政會議的權利。但如果她有志角逐大位,再不採取行動就會失去先機。
雖然倒梁看似大勢已成,但是,泛民政黨也好,市民也好,都不要高興得太早。一方面,要面對梁振英及其背後的中共權貴集團、其周圍的梁粉不會坐以待斃的反擊,另一方面,要面對中共改換治港姿勢但未改蠶食香港心態的實質。可以說,倒梁、換梁只是手法,能否捍衞香港核心價值、能否捍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才是關鍵。
要知道,中共大談特談依法治國,但從未放棄黨領導一切的地位、未放棄黨領導法治的思想,讓人譏諷中共只不過是換了一種騎在人民頭上的姿勢而已。如今,因應9月立法會選舉、年底選委會選舉和明年特首選舉,中共由唱白臉改唱紅臉,就自揮淚斬梁振英,而只不過是換了一種騎在港人頭上的姿勢而已。真普選不會從頭而降,真心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維護港人利益的特首,更不會從天而降。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