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手記】
鉛水事件於去年7月初由政黨抽驗啟德啟晴邨的食水觸發,終演變成全港人人自危的食水恐慌事件,人人飲水思「鉛」。外界最初指摘四大承建商為「鉛凶」,但鉛水聆訊內卻找出更大「鉛頭」,水務署和房屋署在監管制度至事後處理均被委員會、代表律師,甚至專家證人多番批評,兩部門為求自保在庭上針鋒相對亦是一齣難得的戲碼。
冥頑不靈拒認錯
委員會為遷就受鉛水影響的公屋住戶,聆訊幾乎全程以廣東話進行,委員會主席陳慶偉、委員黎年及委員會代表律師石永泰和許偉強,多次說出爆肚金句。而房委會主席張炳良等多名證人作供時,連番以認知不足解釋事件,將責任推予水務署,作為工程最高負責人的房署總建築師亦自認靠水喉匠的簽名簽署表格,結果激怒委員會。
資深大律師李柱銘稱房委會是「食飽就瞓的貓」,陳慶偉亦一度「拋窒」張炳良,以法庭外滿佈違例泊車等事例來比喻當局監管不足。水務署則更冥頑不靈,先認為房屋署作為業主應先監管好物料,又在一眾律師面前死撐,對水喉匠是否要親身做工程的法律條文有正確演繹,甚至在權威世衞專家的苦勸下仍拒驗頭浸水,連陳慶偉亦曾慨嘆「其實唔使問,你問幾多次都係同一答案。」
■記者鍾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