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界自然基金會助理經理古偉牧(圖)指,燃料價格大跌造就燃料賬「水浸」,他認為兩電退回款項並非首選,款額只夠市民「飲餐茶」,建議未來成立基金資助用戶改善建築物節能,又可以成立回扣基金,用戶慳電達標便予以金錢獎勵,降低本港總耗電量,減緩日後興建新機組。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則認為若將款項資助節能項目,未必令每一個市民受惠。
余遠騁認為燃料價格已大幅下跌,再大跌機會不大。但中電指,去年天然氣用量是前年約兩倍,預計天然氣成本會繼續增加。其實中電早前決定2018年引入位於南海文昌天然氣田,由於訂價機制主要與油價掛鈎,較貼近巿場價格,發電廠亦毋須興建額外設施,氣價具競爭力,價格較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便宜。
古偉牧指,隨着規管兩電的管制協議在2018年結束,政府與兩電談判新一份協議時,應該改善現有機制,避免兩電囤積高額燃料賬。新協議可考慮將節省的燃料費投資在節能或可再生能源。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