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收燃料費兩電結餘56億創10年新高

多收燃料費
兩電結餘56億創10年新高

【本報訊】《蘋果》翻查港燈和中電去年財務資料,發現兩電持續多收市民燃料費,導致燃料賬「水浸」,綜合兩電滾存燃料賬和電費穩定基金總結餘達56.48億元,破10年紀錄。中電去年曾退回12億元燃料賬,但去年底燃料賬又升至22億元;港燈去年底燃料賬創新高達22億元。有環團分析兩電各用盡22億元燃料賬,港燈每度電可減兩毫,等於減價一成半,中電每度電可減7仙。
電費分為基本電費和燃料費,兩電需要實報實銷發電的燃料費;若果高估燃料費,多收的部份需要撥入燃料賬,反之可以從燃料賬中取款。
中電燃料賬在2014年達高峯接近30億元,去年中向用戶退回12.67億元後,燃料賬跌至約16億元,但半年後燃料賬結餘升至22億元,反映繼續多收燃料費。
港燈2014年底燃料賬結餘僅6.31億元,但去年底暴升至22.83億元,港燈無向客戶退回多收費用。

倘回饋 電費可減6%至15%

世界自然基金會助理經理古偉牧指,若中電用盡22億元燃料賬減電費,每度電可減7仙,按今年電費每度電113.2仙計算,等於減價6%。而港燈客戶和發電量遠低於中電,22億元減幅效果更驚人,每度電可減約兩毫,按港燈電費每度電133.4仙計算,電費可減近一成半。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贊成退回多收費用,但燃料價格波動,兩電或到年中才考慮是否退款。
中電資料顯示,今年1月繼續多收燃料費。1月未有包括在基本電價的燃料成本僅每度電13.8仙,但中電每度電徵收燃料費24.3仙,僅1月份估計多收燃料費兩億元。中電指1月情況特殊,去年底深圳塌泥令西氣東輸管道損壞,減少使用比煤貴3倍的天然氣,管道在2月下旬已修好。
中電電費穩定基金去年底升至9.35億元,港燈則跌至2億元。兩電燃料賬和電費穩定基金總結餘57億元,創10年新高。中電指燃料賬屬客戶,公司不會因正結餘得益,認為結餘處於合適水平,會善用穩定電價,稱燃料價維持現有水平,有信心凍結明年電價。港燈稱今年業績發表數據與去年底交代資料相若,兩電無回應會否退款。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