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禮賓府 - 李純恩

住在禮賓府 - 李純恩

禮賓府開放日,女長毛排頭位進入贈興,照例激揚一下,十分有趣。有位長輩見女長毛當眾砸爛一個錢罌,落地開花,瓷片四散,便問我覺得這樣做好不好?我笑着拍拍長輩手背說:管他呢,誰叫這裏面住的是梁振英。
只要裏面住的是梁振英,那就無所謂啦!當初他一張摺凳一本記事簿作訪貧問苦狀,就是要「聆聽」民間聲音嘛,如今聲音送到家門口,這個摔錢罌,那個展標語,求仁得仁,應該替他高興才是。
港督府改稱了「禮賓府」,裏面卻又住人,說起來也真是不倫不類。「禮賓府」是招待賓客的,裏面即使住人,住的也是看更。回歸後首位特首董建華出身富家,大約明白這道理,堅決不住。後兩任,曾蔭權跟梁振英老竇都做警察,結果都神氣活現住進去了,可能血液中的保安DNA起了作用。
九七年回歸之時商討回歸後港督府應改什麼稱呼,據說梁振英提議叫作「紫廬」,結果遭董建華堅決反對,因為董伯乃上海人,「紫廬」用上海話讀出來,音似「豬玀」,成何體統!這段傳說真偽待考,很有趣。後來就把港督府改成了「禮賓府」,兩任特首「前舖後居」,禮完賓便返房睡覺,順便看屋──聽說梁爸爸當差之時,就是站在港督府門口替港督看屋。說起來有點宿命。
青島有一座從前德國人的總督府,後來改作「迎賓館」,青島市長有地位,只在那裏迎賓,不在裏面居住。同為地方長官,香港特首連看更都撈埋,難怪香港地位越來越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