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不明白點解在銀行盤房做sales的朋友,經常用個「亂」字來形容自己的公司。直到近期行內盛行的名為multi-products coverage的business model,我終於開始明白相信,大家都知道做sales,最重要就是賣公司的產品幫公司賺錢。
盤房sales亦是一樣,他們所賣的產品就是股票、債券、外滙、商品等等,每位sales每年都有一個sales budget,如果你可以達到budget,基本上你返工準時與否,跟上司同事們的關係好與壞,都並不重要,交數給銀行跟交租給業主大致上毫無分別。
業主眼見你生意好就加你租,一直加到你無法負擔,盤房管理層知你今年到數,下年就加你budget,直至你交不到。
銀行知道每個市場都有周期,今年可能外滙好景,下年可能到股票,到近期各市場都停滯不前時,就開始盛行multi-products coverage model,去對前線sales的終極鞭策。從字面上multi-products coverage的意思是多種產品覆蓋,簡單地講即是sales甚麼都可以賣。
以往的股票sales只專注股票市場、外滙sales只會做外滙生意,在這新的coverage model下,股票sales可以同時做股票之餘亦可以做外滙、債券生意。不管你的專長在哪裏,最緊要是有生意,銀行管理層解釋是因為有很多隱藏着的生意機會還未被發掘、開發,因此藉着這新的coverage model去鼓勵前線sales不斷開發及參與不同的市場,起初好似好有道理,想真一點,一直賣開叉燒包的酒樓又怎可以同時間又賣叉燒包又賣漢堡包,擺明就是向隔籬間快餐店挑機。
銀行高層有此一着,莫非都是sales與sales互相競爭、搶生意。你話唔亂就假。
波叔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