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本為東歐小國,一直不是很受國際注視,不過日前國會選舉中排外極右的人民黨首次晉身議會,更力取十四席,則引來國際傳媒報道。一向留意歐洲政治之讀者可能要問:歐洲極右政黨選舉造好已是越加普遍,尤其是經濟較落後的東歐國家,有何特別?
不錯。西歐的極右政黨在近來恐怖主義、恐伊斯蘭情緒的氛圍下於選舉中多番拿下佳績。不過這些政黨在成功背後,都經過連番改革,洗刷其法西斯形象,才能爭取到中間選民的支持。如法國國民陣線的勒龐為了總統寶座,不昔與以反猶種族主義見稱的父親反目,將議題設定為反全球化及歐盟的政黨。英國獨立黨的法拉吉主政以來,便一直小心與法西斯主義者區分,甚至革除受傳媒抨擊為種族主義者的成員黨籍。德國另類選項黨便一直主打反歐元政策及檢討移民政策,抹去其國族主義色彩。
相反東歐的極右政黨似乎便毋須經過這類形象工程。本來斯洛伐克的極右翼代表為民族黨。該黨早在九○年代已出任過政府內閣成員,近年也在走西歐路線,主張反歐盟反移民,冀爭取溫和選民支持。不過選民對此未有太受落,反而投向更右更激進的人民黨。人民黨矢口否認是納粹法西斯組織,但成員卻明目張膽的穿着納粹式制服,歌頌二戰時德國在斯洛伐克扶植的納粹政權,更指曾受納粹迫害的「吉卜賽」羅姆人是「寄生蟲」。結果該黨選舉創下了八個百分點的歷史新高,與民族黨合共取得五分一的國會議席,震驚外國傳媒。
「血統論」與「公民國族主義」
香港的右翼本土派自冒起以來一直被外界拿去與西方的極右反移民政黨相比。自從2011年出現「蝗蟲論」,陳雲鼓吹族群鬥爭,經常出現的「換血論」、「生存空間」、泛民主派與左翼的「刀刺在背論」,明顯便以希特拉的《我的奮鬥》為藍本。正因如此,陳雲及右翼本土一直受左翼及自由派攻擊,指其種族主義,有悖文明。
此情形直至新東補選後才有變化迹象。首先是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被踢爆是在湖北武漢出生,不少本以陳雲血統論或蝗蟲論為宗的右翼本土紛紛轉軚,改以公民國族主義不問出身,只問其是否擁抱香港價值的左翼論調。持平而論,本土民主前線早在事件前已經說過類似公民國族主義的公民論,不過其也曾發動過「唱蝗團」,無差別地向拖篋人士動粗指斥其為水貨客,亦從未否定過或與陳雲的血統論區分,結果引起巨大反差屬意料中事。
第二是新東補選後雙黃一陳宣佈五區參選,正式區分了兩派人馬。黃毓民自創立社民連以後,一直仿效毛澤東個人崇拜,又活用其「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先後分裂多個民主派組織,最近與其「親密戰友和接班人」黃洋達搶過本土民主前線宣佈參選,旨在製造矛盾,鞏固自己影響力。
陳黃二人,仿效的是希、毛東西兩大法西斯魔頭,本土民主前線的年輕人既然口口聲聲要高舉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公民價值,法西斯種族主義的思想、以鬥爭為綱、在民主陣營內黨同伐異的行為,是否當要盡早摒棄?還是如斯洛伐克的選舉一樣,只有明目張膽的種族主義言論、法西斯行為才撈到選票?這便要待9月方才分曉。
貝加爾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