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六日,法律學者戴耀廷出席香港電台城市論壇,呼籲民主黨派互相配合,角逐下屆立法會議席,以扭轉在朝派長霸議會的局面。本土派熱血公民代表鄭松泰當場宣佈:「我們不會跟民主派協同。民主派只顧分議席,我們則是為理想競選。」他說得好。
同時,本土民主前線代表梁天琦宣佈:「香港政治版圖,此後將見本土、在朝、民主三派鼎足而立。本土派人數或較少,但當年蜀漢人口不及吳、魏繁庶,還是可以和吳、魏三分天下。」他也說得好。
戴耀廷邀熱血公民參與其雷動計劃,務求民主派競選通誠合作,對抗中共操縱選舉之手,但他顯然給熱血公民「打倒共產黨」的幌子迷了眼睛,以為他們也屬民主陣營,殊不知他們只求和中共內外相應,打倒民主派。
去年十一月香港區議會選舉,熱血公民就配合中共,只到民主黨、在朝派相持激烈的選區競選,卻處處規避與在朝派單獨爭鋒。在屯門樂翠區,鄭松泰更與何君堯配合得天衣無縫:何君堯憑二千零一十三票,擊敗一千七百三十六票的民主黨何俊仁。鄭松泰只得三百九十一票,但正如他所說,熱血公民志不在「分議席」。他們是為打倒民主派的理想競選。
今年二月二十八日立法會新界東補選,梁天琦幾乎重演了鄭松泰的故事:公民黨楊岳橋在他大力攻訐之下,幾乎就敗在中共旗下周浩鼎手上。戴耀廷希望熱血公民、本土民主前線等參與其雷動計劃,簡直是與狐謀皮。
從前,香港政治無非民主、獨裁之爭。現在,梁天琦之流聲明要「三分天下」,自樹一幟,然則他們不以民主自任,清楚得很。不過,他們以蜀漢自居,卻使人想起漢丞相諸葛亮《出師表》上四個字:「引喻失義。」
蜀漢的立國方針,見《後出師表》:「漢賊不兩立。」為滅曹賊,諸葛亮致力「外連東吳」,建興元年主政之後,馬上遣鄧芝出使吳國,修補兩國因劉備征吳而破裂的關係。孫權最初還有點猶豫,鄧芝剖陳利害,指出蜀漢、東吳合力,才有作為:「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孫權點頭說:「君言是也。」要抗強曹,蜀漢必須和東吳合作(《三國志》卷四十五);現在,香港要抗中共,所謂本土派不但堅拒和社民連、人民力量、新同盟、公民黨等民主黨派攜手,還鳴鼓而攻。他們自比蜀漢,諸葛亮九泉有知,當撫膺歎息:「真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美國紐約前市長彭博最近撰文,表示不會角逐總統大位:「本屆共和黨競選人不成器,而我勝算不高,不想共和黨漁人得利。」彭博之愛國如此,香港所謂本土派之「愛港」則如彼,誰真誰偽,了了可見。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