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流感高𥧌期持續,醫管局昨公佈前日公立醫院服務數據,首次求診急症室人數為5,137人,較上周六回升;整體內科住院病床佔用率為104%,同樣輕微上升。流感肆虐期間,公院每日需為大量病人作流感病毒測試,惟花上大半日才有結果。
理大研發光學檢測方法,利用近紅外線光(Near-infrared Photon)照射樣本辨別流感病毒,快至兩小時內有結果,助醫護人員及早診症。中大及港大兩間醫學院正洽商使用技術,料3年內可於公院應用。
冀公院3年內應用
研究由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郝建華及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副教授楊莫主導。新技術是採集病人的鼻咽分泌物或痰涎樣本,加入探測病毒的化學探針(Probe Oligo),及能在近紅外線光照射下發出綠光的上轉換粒子(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2至3小時後再以紅外線照射樣本,若此時樣本發綠光,較原本上轉換粒子的亮度暗,代表樣本含有流感病毒。
郝建華稱理論上化學探針能檢測各類傳染病毒,包括H3N9、H5N1禽流感,及肆虐今個流感高𥧌期的H1N1豬流感。
楊莫指,現時檢測流感病毒的PCR測試,缺點是時間太長,往往需要半日方有測試結果;而且需要實驗室儀器下方能進行,未必能應付流感高𥧌期間的需求。楊莫希望新技術最快3年內在公立醫院應用。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