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支氣管鏡發現有真菌。該院本月1至8日為內科病人進行支氣管鏡細胞檢驗時,在5個樣本發現真菌,認為情況異常即展開調查,並邀請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協助,初步發現支氣管鏡內有真菌,有機會是由於用機器清洗的支氣管鏡未有完全乾透致真菌滋生。而涉及病人經再次檢查後確定未受真菌感染,已康復出院。該院支氣管鏡檢驗服務現已暫停。
5病人受影響
該院表示,5名受影響病人介乎25至82歲,已聯絡病人及家屬解釋,亦已通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該院在事件後已即時停用涉事儀器,並於本月10日起停止支氣管鏡檢驗服務,非緊急服務的支氣管鏡檢驗服務會轉介東區醫院;又會全面檢查及清洗支氣管鏡系統,改以人手清洗,避免受系統可能不正常運作所引致的污染。該院強調,根據微生學專家意見,除了免疫系統缺失的病人,有關真菌對一般病人影響甚微,事件仍需深入調查。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冰表示,支氣管鏡為內窺鏡的一種,肺炎病人或肺部有陰影病人可用有關儀器伸入體內抽取組織化驗。他指,支氣管鏡發現有真菌情況並不理想,有機會由一個病人帶去另一個病人,但真菌在日常環境中存在,一般健康人士能自我消除,除非病人有嚴重免疫問題,如患白血病,故相信對病人健康影響不大。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則指,事件只在細胞中發現有真菌,未有病人證實感染,即未有證據證明有關真菌存活。
■記者嚴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