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和純利料近乎零增長

長和純利料近乎零增長

【本報訊】長和(001)去年大重組後第一份全年業績將於本周四(17日)出爐,大行普遍預料電訊及基建業務增長強勁,但油價低迷、零售市道差,可能會抵銷其他業務的好表現,令長和去年純利近乎「零增長」。綜合分析師看法,長和今年業務焦點仍在於電訊及基建業務,尤其有兩宗大型併購將在未來數月經歐盟審批,如獲「綠燈」放行,勢利好股價表現;惟英鎊及歐元持續疲軟,加上英國「脫歐」爭議未息,或成最大風險。

電訊業務成焦點

長和近年不斷透過併購擴張電訊王國。新近兩宗交易為3英國收購O2英國,以及3意大利合併Wind,但都要獲歐盟批准。摩通指出,集團2016年股價上升最大動力是能否收購O2英國成功,重申現價尚未反映其估計每股8元的增值。
大摩亦看好長和在電訊業併購,預計去年歐洲電訊EBIT(除息、稅前盈利)可受惠數據用量及市佔率增加,按年升53%至105.49億元;至於基建業務EBIT有望升6%至193.52億元,主要受惠近年投資的火車及飛機租賃業務。同時,市場亦關注集團年內會否有更多收購,以及重提合併電能(006)一事。

憂受累英國脫歐

英國「脫歐」風險依然存在,美銀美林認為若「脫歐」成事,對長和收購O2英國可能構成打擊,因交易可能會轉為由英國通訊局審議,而該局早已表明反對該收購。歐洲貨幣疲軟,亦影響長和利潤,摩通估計若英鎊貶值10%,會令純利減5%至5.5%;美銀美林則估計英鎊每貶值5%,每股盈利會減2%。
去年油價不斷尋底,拖累赫斯基能源表現,摩通估計長和能源業務盈利大挫92%。零售業務亦受累於歐元貶值及市道轉差,摩通估計有機會倒退9%。該行亦估今年首季屈臣氏集團或傳出分拆上市消息,從而推動股價。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認為,買股要睇往績及管理層,相信集團有能力應付環球經濟風險。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則指出,若歐洲經濟能夠走出谷底,估計電訊及零售等核心業務有機會分拆上市。綜合大行估計,長和去年純利介乎307億元至314億元,按年增長不足1%,末期息可能略有增長,介乎每股2.6元至2.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