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應否把約滿酬金拿走或注資入其公司的公積金。有約滿酬金是一件好事,但要繳稅,當注入了公司的公積金以後,只要滿足一些簡單的條件,便可以免稅。那如何是好呢?
首先要看看繳稅的稅率。現時最高的邊際稅率是17%,如果朋友最高薪酬的部份要繳17%的稅,那麼約滿酬金便少了17%。
當注入了公積金以後,不用繳稅,但要保留在那賬戶一段長時間,如10年。
即時拿的話,可以立刻動用作增值。注入公積金以後,便只可以投資於公積金,回報很視乎它過往的表現。有些人懂投資,他們選擇即時提取,的確少了17%,但他們可以在市況低迷時爭取17%,如在較早前購入恒生銀行,再加上特別股息及末期股息共5.4元,回報已有11%, 不難追回17%以及再增值。
加入了公積金以後,假設年回報有4%,10萬元的酬金融於10年後有約148,000元, 如果即時拿走,本金減至93,000元。
如果自己可以拿年回報10%,10年後便有約241,000元,其實在此例子中,自己投資的回報有4.8%便打和。
朋友聽完了我的見解後,笑說要找可以追回17%的投資產品不太容易,要找可以蝕17%的投資產品卻容易得很,這也不無道理。
綜觀這些數字,如果閣下投資回報往績比起你公司的公積金為佳時,雖然要繳稅,你便以考慮即時拿走,否則便要假手於人,注資入你的公積金,等候收成。
李兆波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
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