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商Gay】本地首間女同志吧 生意難做險結業

【冷門商Gay】
本地首間女同志吧 生意難做險結業

環顧這間六百多呎的女同志酒吧,記者好奇問一名熟客:「Virus有甚麼東西放了近二十年?」然後,正準備掟飛鏢的她,指著吧檯的老闆娘,笑道:「佢咪擺左廿年囉。」
記者:蘇汝卿
攝影:李錦鏵、彭志行、邱仲權

九七年,廿歲的阿儀(化名)跟朋友合資,於銅鑼灣開了香港第一間女同志酒吧,取名Secret Party。「以前我們女同志是去gay的地方,因為男同志對自己沒興趣,感覺較安全。」與其說是酒吧,當時一千多呎的樓上鋪更似cafe:暖色沙發,柔和燈光和音樂。阿儀說男女玩法不一樣:「男人喜歡吵一些,女人喜歡三五知己,我希望帶出家的感覺。」頭幾年獨市生意,晚晚滿座,遠至冰島、以色列的遊客亦慕名而來,而當年排長龍的廁所隊伍更是最易搭訕、認識女生的地方。
1999年,酒吧易名為「Virus Pub」,喻意感染他人勇於做自己。

男女玩法不同 Les吧更難經營?

Secret Party年代,該店只限女會員進場;阿儀會以誇張收費和繁複的審批程序,耍走白撞「搵食男」;現在則接納客人帶男性朋友進場。全盛時期,香港有八間女同志酒吧,現在只剩兩、三間。阿儀表示:「會比gay或正常酒吧難經營,女的始終沒男的喝那麼多。」加上女女關係較穩定,阿儀說客人一脫離單身,大多會宅在家中:「突然說要拍拖,那我會預計一年半載也不會看到她。」
然而,在這圈子打滾近二十年,阿儀見證不少女生變回「直人」,跟男人結婚生子,自己的想法也似乎有點改變。不時有女生懷疑自己性取向,獨自來Virus找她訴心聲,如今阿儀竟會勸這些疑似雙性戀客人「拗直」:「她也有一個十年的男朋友,證明她不是那麼抗拒男性。我自己覺得可以正常的,那就繼續,不要逆天而行。可以選擇的話,不用選一個招人目光的位置。」

苦苦堅持只為守護成長地

Virus是不少失戀少女的避風塘,亦是幾對不受外界祝福的情侶求婚、訂婚的紀念地。但阿儀說這間酒吧更多的是萍水相逢的情緣:「其實挺浪漫,她們可能十幾年見過三十次,都會認得對方,卻從不聯絡,不會私下約去吃飯,可以說是一種友誼。」
說到生意,阿儀說Virus 跟著香港大環境起跌,經歷沙士、金融海嘯:「九十年代香港人夜夜笙歌,玩得盡興,近十年大家多了憂慮,消費的習慣也變了。」近年,通訊發達,又出現交友app,女同志酒吧更難生存。她要靠自己做貿易生意補貼,每月都要倒貼五位數:「有點心灰意冷,可能現在不流行了。」去年租約滿,Virus宣佈結業,震驚不少一起成長的客人:「大家最後一夜都抱頭痛哭,因為這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快沒了。」結果,阿儀決定做下去,於是搬到小一倍的地方,白天兼做餐廳,現在總算收支平衡。但她坦言是情意結大於生意:「沒有寄望,到時捱不住便走。」
傳統的同志社交場所難經營,那麼網絡平台又如何?下一集我們會看看香港唯一女同志交友app。

場地提供:Virus Pub
The Ale Pro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