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癌病者的體驗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癌病者的體驗 - 張淑儀

最近參加了一個乳健講座,席上有乳癌病人分享得病以來的經歷及體會。
一位中年女士,回顧13年前得病時,是偶然間在沐浴時發現乳房有硬塊。當時她的孩子只有兩歲,她接受了全乳切除,重建手術,化療及5年荷爾蒙藥物,在治療期間,她克服害怕,目標是希望看到孩子長大,過了10年,她才鬆了一口氣。
一位外籍人士,原居地在英國,英國政府有提供3年一次乳房普查,她第3次收到邀請信,被提醒要到普查中心做乳房X光,才應邀去做。結果顯示有不正常鈣化點,針刺證實有癌變,做了手術及電療。現在移居香港,好在保險包她每年進行乳房檢查,她慶幸有做定期檢查,否則治療沒有那麼簡單。
一位40歲的女士,從來沒有聽過定期乳房X光檢查,偶然摸到乳房硬塊,結果證實是第二期乳癌。她做了局部切除,化療及電療,治療前的頭髮長及腰部的她,現在才剛剛再長出短髮。過程中收到不少朋友的建議,戒吃這些、那些食物,結果好像甚麼都不能吃,她的感受是,多謝朋友關心,但不要做她的醫生。她的經歷讓她對乳癌有更深認識,亦驅使她要幫助其他女士,認識乳癌及定期檢查的重要。
一位60歲的女士,為人一向樂觀,身體很好,運動亦不少。從未聽過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多的癌症,更不知道有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乳癌。她偶然摸到乳房硬塊,結果證實摸到的硬塊是零期癌變;而X光及超聲波,發現另一邊乳房的深層,有第一期乳癌,但反而是摸不到的。她體會到,癌症是靜悄悄的出現,沒有引起任何身體不適,是無聲殺手(silent killer)。當她出事時,告訴身邊朋友,才知道很多人都有此經歷,只是沒有公開談論它。她慶幸自己不需要化療,並計劃致力宣揚乳房定期檢查的重要。
我們行醫者,以為大眾都會知道乳癌個案不斷上升,自然會留意乳房變化,定期進行檢查,「乳健檢查」的文化,原來未深入社會,她們的分享,才是最有力的號召。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