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電影影響無遠弗屆,自七十年代崛起的香港功夫電影,造就李小龍、劉家輝、成龍及李連杰等一代代武打巨星,不但伴隨戰後一代成長,更風靡全球,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武術熱潮,遠至非洲加納鄉郊的民眾也為之着迷。
伴隨這段輝煌電影歲月的,除了功夫巨星,還有手繪功夫電影海報。1980年代,電影海報仍是以手繪為主導,在加納,多數是畫在循環再用的麵粉袋上。當時,電影發行商通常會帶着小型發電機及電影機,穿州過省在不同鄉郊地方,進行馬拉松式的電影巡迴播放。畫在畫布上的好處是,可隨時捲起運送,也方便插在路邊展示。
當然流動影院已成歷史,不過當年畫下的手繪電影海報,卻成了加納甚至非洲的獨特文化之一,尤其1985年至2000年期間的作品,充滿本土情調,是手繪電影的黃金年代。中環漢雅軒畫廊舉辦《功夫狂想─非洲手繪電影海報黃金時期(加納1985-1999)》展覽,展出13位當地畫家的32幅手繪電影海報,包括《飛鷹計劃》、《七小福》、《蘇乞兒》、《少林寺十八銅人》等港人熟悉功夫電影。據悉這些海報大多是在繪畫師尚未觀看電影之前所畫,所以畫面所見不僅是非洲人對中國武術美學的想像,對港人來說,也是功夫電影黃金時期的回憶。
「功夫狂想」展覽
日期:3月11日至4月16日
時間:10am-6pm(星期一至五)、10am-6pm(星期六)
地址: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401室漢雅軒
記者:劉東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