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制度暴力再現 抗爭路在何方? - 李平

蘋論:制度暴力再現 抗爭路在何方? - 李平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高鐵香港段196億元超支撥款,再度完美地向市民演示了甚麼叫做制度暴力。儘管泛民議員採取了史上最激烈的抗爭,但是,財委會代主席陳鑑林悍然剪布、驅逐議員、強行舉手表決,在40多個親共議員的支持下,就這樣再度打劫了港人196億元,相當於每人又被劫2,700元,相當於又有五間天水圍醫院被吞沒。尤有甚者,高鐵如果落實一地兩檢、如果用於解放軍運兵,港人還能免除李波被失蹤那樣的恐懼嗎?
高鐵對香港政治、法治、經濟、民生的危害,已屢經專業人士論證、屢經媒體披露,但梁振英政府和立法會親共議員最終仍會一意孤行也不令人意外。只不過,港鐵主席馬時亨昨日還表示,原先預計立法會可「傾耐少少」、打算下周向政府提交停工計劃,為甚麼陳鑑林選擇在昨日就強行表決通過追加撥款,是想趕在全國人大、政協會議閉幕前向中共領導人獻禮嗎?還是想激起市民激烈抗爭,以坐實梁振英指控抗爭者暴亂的罪名?是想沖淡市民對連串學生輕生事件的關注嗎?還是想燒旺市民對公立醫院被逼爆瀕臨崩潰、巨額公帑卻被用於修建大白象工程的怒火?

議會抗爭與街頭抗爭須結合

不管梁振英政府和親共議員強行追加高鐵撥款的動機是甚麼,港人,無論是傳統泛民政黨及支持者,還是激進本土派及支持者,都要想清楚幾個問題:一是立法會還有甚麼手段可以阻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通過罔顧香港利益的議案?包括引入內地法例以實施高鐵一地兩檢,包括《基本法》23條立法。
應該說,為阻止高鐵追加撥款,泛民議員近期的抗爭力度已是前所未有。但是,拉布只有在政府肯讓步時才有效,才能換來網絡23條的作罷;佔領主席台,難以阻止親共的會議主持人更換會議室、驅逐議員、通過議案。立法會泛民會議有必要借鑑外國議會抗爭的經驗,整合不同環境的抗爭方案,向市民說清楚,既讓市民理解抗爭趨向激烈的無奈和需要,也是爭取市民支持、取得市民授權。
二是議會抗爭如何與街頭抗爭更有效地結合?主流民意不希望香港出現街頭暴力,但市民真的都像中共媒體宣傳的那樣,把所有街頭抗爭都等同於暴力、暴亂,等同於激進分離組織帶有恐怖襲擊傾向的行為嗎?

爭取過半議席制止制度暴力

旺角衝突爆發後,在中共宣傳機器的誘導下,政黨、媒體、社團譴責暴力之聲不斷,甚至有報章荒謬地把1月中國來港遊客減少也歸咎於旺角暴亂。但是,街頭抗爭,包括遊行、示威、靜坐、包圍政府機構和高官官邸等,絕不是街頭暴力,由這些抗爭引發的警民衝突也絕不是暴亂。只看到年初二凌晨警民衝突的暴力,而看不到當晚煙花匯演的祥和,不時指摘香港暴亂影響形象和遊客,不是一葉蔽目,而是別有用心。
三是要制止梁振英和親共議員再以制度暴力打劫港人,最佳方案莫過於在9月立法會選舉時讓非親共人士取得過半議席,讓親共議員票債票償。但面對中聯辦的強力動員、梁振英政府的強力助選,傳統泛民政黨與新興本土政團能否放下成見,市民、民間問政團體如何協助、敦促他們尋求更廣泛的共識、爭取更好的選舉結果?
在新東補選後,親共媒體和中共高官對旺角衝突和激進本土派的攻擊降低了調門,這是因應9月立法會選舉的策略轉變,是鼓動本土派分薄非親共票源的需要。一旦非親共政團鷸蚌相爭,梁振英政府和中聯辦得利後就會翻臉不認人,更加肆無忌憚地實施制度暴力打劫港人。
傳統泛民政團與新興本土政團因抗爭手法的不同而有派別之分,路在何方,可以有不同的選擇,但在維護香港本土利益、抗擊中共蠶食香港核心價值和利益的原則問題上,沒有本質的分別,如果因抗爭手法的分歧而黨同伐異,往往就會陷入中共的宣傳陷阱,往往就會事倍功半。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