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旅客到機場,由辦理登機服務至託運行李,加上排隊時間,動輒要花上半小時。機管局為節省旅客的時間及減少人手,計劃逐步把香港國際機場智能化,推出一系列標榜自動、自助、流動的設施。其中流動自助登記櫃枱及自助行李託運櫃位,旅客在本月底已可使用,屆時由領取登記證到託運行李,可在分半鐘內完成。
記者:梁佩珊
去年9月開始,機場已有5部流動自助登記櫃枱,每當航空公司櫃枱「排長龍」時,旅客可到自助登記櫃枱check-in,掃描護照後便可領取登機證,過程少於半分鐘,現時亞洲航空及香港快運已使用,並預計今年度有更多航空公司使用。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指,流動自助登記櫃枱將會逐步推廣至全個機場,將來亦可望推行至酒店或大型國際會議使用,讓趕時間的旅客隨時隨地check-in。
機管局並打算擴大自助服務,除了流動自助登記櫃枱,自助行李託運櫃位亦會於本月底陸續運作,旅客check-in完畢,自行放行李上運輸帶,掃描登機證後便可列印行李標籤及託運行李,整個過程少於一分鐘,較傳統行李寄艙櫃枱服務快約2分鐘。
增20流動自助登記櫃枱
至本月底,香港機場會有20個流動自助登記櫃枱,包括國泰航空、港龍航空、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共4間以香港作為基地航空公司會先試用此服務,佔整體離境旅客超過50%,明年底將有120個登記櫃位陸續安裝使用。機管局指只要登機證印刷清晰,此系統不可能增加遺失行李的風險。
目前機場設有80多部自助終端機,讓旅客自行列印登機證,現共有20間航空公司使用,機管局稍後將會推出流動自助終端機可用於機場以外地方。旅客亦可在家列印行李標籤,放進附有RFID的專用行李標籤套(由機場或航空公司提供),即可自行託運行李,法國航空正在使用,香港航空及漢莎航空亦將會使用。林指大部份智能設施會在年內推出,逐步測試航空公司及乘客反應,望能全面在機場加推。機管局為推出高效的機場智能服務,亦將會設置旅客流量預測系統、手推車行李追蹤,及全球衞星定位系統車輛追蹤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