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蝴蝶命」牽手同行廝守終生

夫妻「蝴蝶命」
牽手同行廝守終生

傳說中的鴛鴦蝴蝶命,是指夫妻情深,但一人身故後另一人亦追隨而去,故事淒美感人。卓伯跟妻子亦是感情深厚,是友人眼中的「蝴蝶命」,牽手同行40年恩愛如昔,不幸近年同患腸癌。卓伯夫婦現時努力抗癌,希望戰勝癌病,繼續廝守。
記者:劉秀蘭

卓伯的妻子伶姨(60歲)五年前確診腸癌,當年醫生預計她只能多活半年,但卓伯(72歲)不知命,他悉心照料妻子,加上標靶藥治療有效,伶姨活到今天。

去年中,卓伯參加腸癌篩選檢驗後,證實患上大腸癌。伶姨常自責拖垮丈夫健康,「佢得到呢個病,唔多唔少辛勞皆因我。」卓伯在旁聽到,立刻安慰老妻。

夫婦先後患癌未有打垮卓伯夫婦,二人携手抗病,各自為健康而戰。去年7月,卓伯接受切除壞死腸臟手術;手術前一日,伶姨在另一間醫院接受切肺手術。卓伯說:「幾年嚟都係我照顧太太,今次佢入院我照顧唔到佢,我好擔心。」事事以太太為大前題,卓伯沒多想自己病情。兩人入院這幾天,只靠電話聯繫。

眼見妻子幾年內動過5次大手術仍堅持到底,卓伯亦鼓勵自己堅強面對,「我只係做一次手術,相對太太5次都仲咁堅強,我都要堅強落去。」

手術後卓伯接受8次化療,希望控制癌細胞,但去年11月接受第6次化療後,竟顯示癌細胞上升,癌細胞更擴散肺部,腫瘤如黃豆大小,醫生指完成最後一次化療後,卓伯可能要轉用自費藥治療,才可能控制癌細胞,但擔心無力支付藥費。

太太發病前,任職小巴司機的卓伯最愛到西貢行山,萬宜水庫、蚺蛇尖、大浪灣、浪茄、菠蘿輋都留下足迹,但也試過「老貓燒鬚」,有次他誤入墳地,與友人繞了多圈,行了一個多小時仍未找到出路,最後經多次嘗試才在日落前走出迷陣。

行山迷卓伯最愛自製行山杖,現時家中收藏6支自製行山杖,他最愛在杖頭雕刻昆蟲鳥獸圖案,其中一枝名叫「喜鵲」的更是他至愛。結婚數十載,他說仍記得早年跟妻子在西貢碼頭牽手看日落,或看艇家叫賣海鮮的熱鬧情景。他希望病情受控,再與妻子漫步西貢碼頭。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卓伯」的情況後,得悉他無力負擔自費標靶藥費,正協助他籌措治療費用。亟待善長發放愛心支持「卓伯」,讓他繼續活下去!

「卓伯」暖流編號:C4076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