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科懸案】智能咖啡機Arist七月出貨 細數五大疑點

【創科懸案】智能咖啡機Arist七月出貨 細數五大疑點

在Kickstarter上集資超過600萬港元的港產智能咖啡機Arist可說是眾籌界奇案,預定上年6月發貨至今一直延期,其研發進度亦被多方質疑,近日事件終有進展,Arist舉行發布會,除了提及7月開始發貨給出資者之外,亦展示出實機示範沖咖啡過程。不過全程只在台上進行,遺下不少疑點。

1.分Professional Home版本
這次展示的版本比Kickstarter上的版本機身大了一倍有多,研發者趙公允和趙公亮兄弟指這是Professional版本,Home版本還在研發當中,但為了補償延期損失,會先把Pro版寄給出資者,待Home版推出後再作交換。Pro版售價為1,499美元(約11,600港元),Home版售價則是899美元(約7,000港元)。分別在於Pro有數組動力組件,Home則只有一組,Pro能更快沖出咖啡,其他分別則沒有明列。Kickstarter上有網民覺得Pro版已和原先構想有出入,Home版功能更令人存疑。目前官方指Home版會於Pro版出貨兩個月後量產化。

2.沒有示範調校水溫等專業功能
發布會當日目測所及,Arist的確具有磨豆、壓粉、煲水、打奶泡這些功能,但未見當初在Kickstarter上描述的一些專業調控,例如控制水溫、水壓、壓粉的壓力等等。從已可下載的iOS版Arist app所見,只能調校咖啡份量、奶泡份量和奶的溫度。實機功能還有待測試。

3.展示沒有內置裝奶容器
展示沖了Americano、Cappuccino、Latte、Epresso數種咖啡,但在沖調需要鮮奶的咖啡時要先用杯裝好半杯奶,並不如過往影片中可於咖啡機中直接出奶。官方指調查過用家需求,大部份用家愛沖沒奶的Epresso,實機推出時可選擇加裝裝奶容器。

4.12項專利仍在申請中
趙氏兄弟表示目前仍在申請12項有關Arist的專利,因為申請程序進行中,不便透露專利的內容。他們預計在出貨前能取得全數專利,先不說這個估算是否過於樂觀,但似乎研發至推出的時間頗為趕急。

5.現場不設試飲
台上示範模特兒有拿起沖出來的咖啡試飲,但示範完後,咖啡機就沒有再給在場人士試用,也不能試飲Arist沖製的咖啡。

「Arist」 app目前已在iOS上架,沒有咖啡機也可試用,原定的分享和下載咖啡沖調配方功能也可運作,app上有數位咖啡師已分享出私人配方。

暫時功能或不完裝,可調控部份只有咖啡份量、奶泡份量和奶的溫度。

現場Arist沖泡的Cappuccino,奶泡由咖啡機打出。

在沖Cappuccino、Latte等要用鮮奶的咖啡時要先在杯上裝半份奶,就算沖Americano也要先在杯中裝水,和原本的產品描述分別不少。

現場只有模特兒才有試飲咖啡。

記者:司徒港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