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家長 調節對子女期望

輔導家長 調節對子女期望

【本報訊】本港接連發生學生自殺事件,響起社會警號。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稱近年收到20歲以下人士電話求助減少,反映現今青年溝通方式有變,下周起會加強網上情緒支援。該會指學生自殺成因並非單一,曾有初中男生飽受學業和父母雙重壓力,兩度企圖自殺,及後確診有抑鬱和焦慮症,幸兩母子適時情緒輔導,現時生活回復正軌。

防止自殺會增網上支援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何永雄指,去年接到該名初中生個案,該學生原本成績不錯,後因父母離異,加上母親經常逼他讀書,冀能出人頭地,結果壓力大,沉迷打機,兩度企圖自殺。經社工跟進後,他情緒得以紓緩,同時輔導母親調節期望和多聆聽兒子想法,兒子再無自殺念頭。
該會主席周婉芬表示,近年收到20歲以下人士電話求助減少,由20年前比例超過25%,降至去年4%,反映現今青少年溝通方式改變,轉趨在網上或社交媒體宣洩。為配合青少年習慣,該會計劃下周開始加強「真心話室」網上情緒支援服務( http://www.help4suicide.com.hk/heartchart.php ),每日由晚上8時至凌晨2時提供服務。同時,開發手機應用程式,讓情緒受困的青少年以手機應用程式與義工傾談。
周續指,近期接連發生學生自殺個案不排除當中有模仿效應,建議父母陪同子女了解有關新聞,趁機提供關懷,而父母及老師如發現情緒受困的學生,應多聆聽他們想法。
■記者張文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