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新界東補選結束後,主流泛民政黨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本土冒起、泛民要走本土路線。多名泛民中人均對季陶說,誠如公民黨楊岳橋當選後所說,泛民要檢討,但不代表泛民要走熱血或本土民主前線的路線,事實上這些本土團體不論在民意或選票上,仍看不到受主流民意支持,「就算泛民要提本土議題,都唔會係呢啲團體所走嘅本土路線。」
中產不接受以武制暴
有泛民中人指出,從各方在新東補選後票站分析,本民前梁天琦在年輕人及激進泛民支持者中,支持度十分高,顯示本土理念獲年輕人認同,但代表主流泛民的楊岳橋在中產階層獲絕大多數支持,「選舉結果睇到,作為主流泛民核心支持者,根本唔接受本土派以武制暴、街頭暴力抗爭路線,否則有16萬票嗰個就係梁天琦而唔係楊岳橋」,主流泛民看不到理由放棄中產支持者,跑去與本土團體同搶那6.6萬票。
另一泛民中人也說,就算主流泛民撐本土,現階段也看不到可以吸引年輕人投主流泛民:「楊岳橋幫旺角示威者,咪一樣畀本土派砌、本土支持者唔畀票佢!范國威喺泛民入面最本土,都畀人砌佢搶光環、搶本土成果」,所以就算民主、公民、工黨明天立即變本土派,「一樣畀本土派砌,同𠵱家冇分別。」
他認為泛民或許要變得更本土,「但一定唔係熱血或本民前嘅本土」,主流民意關心的本土,是政治上防赤化、資源上保障港人,「主流民意想泛民頂住北京赤化香港,喺教育、福利、醫療上保障港人優先,而唔係想泛民去掟磚」,所以泛民不論在政治定位或選舉考量,不會也不應走現有本土派路線,「各有各做最好,夾硬要主流泛民變本土派等同攬炒益建制派。」
季陶
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