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出現「加強版」,騙徒會向獵物提供真實的內地公安官方電話供查證,又以電話落口供為由,阻延受害人與外界聯繫,並要求受害人提供所有資產清單等,令劇本更逼真。警方發現過去近半年的受害人都墮入加強版電騙陷阱,包括本月元朗53歲男子被騙5,800萬個案。
記者:謝明明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總督察林焯豪昨於記者會上表示,警方於去年共接獲1,423宗假冒內地官員電話騙案,比前年的23宗飆升60倍,損失金額達2.9億元。在警方大力宣傳防範下,這類騙案一度回落,但最近又有回升迹象,今年截至本月8日,警方共接獲84宗,損失金額達7,700萬元,包括元朗53歲男子被騙5,800萬個案。
劇本增內容添可信性
騙徒為提高成功率,去年10月起推出「加強版」。東九龍總區重案組高級督察譚汝禧指出,騙徒假扮速遞公司以電話語音致電事主,訛稱受害人包裹藏有違禁品,若受害人否認有此事,騙徒便會指稱受害人被盜用資料犯案,轉交內地公安處理。
為取獵物信任,騙徒會提供真實內地公安官方電話號碼,供受害人確認真偽;事主經網上查證後,騙徒即以程式更改來電號碼顯示,套用公安電話再致電,令受害人信以為真。此時騙徒即要求受害人電話落口供,阻延受害人與外界聯繫,並要求提交銀行戶口、汽車、房地產、保險基金等金融清單,較以往只要求銀行戶口有別,令受害人不虞有詐。
騙徒最後一步就是訛稱受害人涉內地金融罪案,假內地檢察官會要求受害人存放一筆保證金於受害人內地戶口,再誘使受害人下載具遙控功能的電腦程式,藉此網上盜取受害人的戶口款項。
林焯豪指出,該加強版劇本逼真,受害人更易上當,「喺每個故事度加強內容同可信性,亦將騙局演繹得更加逼真,似乎同正規調查好似,但其實根本係冇呢一樣嘢嘅調查,純粹係用一啲譁眾取寵嘅方式令到市民信以為真,疑幻疑真情況下被呃咗」。
警方分析受害人資料,發現有兩成是家庭主婦,另有部份受害人有內地背景,包括新移民、內地留學生等,受害人絕少收看時事新聞,不少人只會瀏覽網上娛樂資訊或「煲劇」。林表示,所有受害人都身家清白,「當佢哋聽到資料被盜用犯案就好驚,為求清白而盡力協助調查,因而中咗騙徒圈套」。
警方提醒市民,若有自稱執法部門提供相關官方電話號碼,應主動向相關機關核實來電者身份,切勿相信騙徒說話,需要時致電親友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