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二日,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舉辦公聽會,市民關穎怡慷慨陳詞:「當今一班狗官,惡於強盜。大白象工程花幾千億元還說不足,民生事宜則花一元都嫌太多。小心啊,世界上是有報應的。」這番話,贏得無數掌聲,只是那掌聲之中,分明有一絲悲涼。
「報應」二字,表達的是無可奈何。明知報應之無有,強謂之有,無非自我慰藉。秦始皇焚書坑儒,享盡天年;毛澤東殺人如麻,壽終正寢;岳飛盡忠報國,冤死棘寺;楊繼盛十奏權姦,慘遭棄市。善惡的「報應」,史書寫得很清楚。或曰報應會「見於來世」,但來世未免太過髣髴。
四年前,梁振英「競選」行政長官期間,政客劉夢熊為他奔走呼號,一心以為梁振英登上大位之後,他就可借力扶搖,不料反遭梁振英狼噬,被判處入獄,在法庭高喊:「梁振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還不報,時辰未到!」有心人當聽到法庭上回音四起,但那是梁振英的聲音:「哈哈哈!」
明朝傳奇《精忠旗》第二十四折秦檜畫柑東窗謀殺岳飛,得意洋洋說:「常言善惡報應,都是妄談。似我今日這樣作呵,便是活活閻羅,那怕你因和果。」劇作家說出了歷代害民賊的心聲。
什麼時候,中國小民才可以把「報應」化作選票,化作法律,以懲處害民之賊?我延頸企踵,眼穿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