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穩定者由護士配藥

病情穩定者由護士配藥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正面對從未如此嚴峻的病房逼爆情況,該局錄得過去一個月有超過10日急症室求診人次超過7,000,其中一日達7,400,創過去5年新高;過去28日每日有逾900人經急症室入內科病房,人數之多及長時間持續屬罕見,令醫院沒有喘息機會。該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承認,現時醫院面對根本性問題,沒足夠醫生及病床,惟有內部調撥資源應付。

上吐下瀉病人等逾8小時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昨與醫管局多名高層巡視伊利沙伯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高永文巡視後表示,在急症室屬第2緊急而需入院的病人增加令病房壓力大增,未來一周料病房爆滿情況仍非常嚴峻。伊院病房爆滿程度由前日的「極度嚴峻」下調至「非常嚴峻」。於急症室等候上病房時間由前日超過24小時下調至15小時。
記者昨午到伊院急症室見到候診及等候上病房病人較前日少。高永文巡視急症室時握手慰問卧床女士,她指早上在家中跌倒,盆骨痛楚,被急症室分流為「次緊急」,至下午1時仍未診治。有黃大仙居民表示,妻子昨日凌晨4時因上吐下瀉而求診,至昨午12時仍留在急症室,未獲安排上病房。8樓病房主要通道擺滿臨時病床,有病人家屬形容「未見過咁擠迫」。
張偉麟表示,若以每日急症室正常有6,000求診人次為分界線,過去一個月有超過10日的求診人次約為7,000。每日經急症室入住內科病房人數一般以800為分界線,過去28日每日均有900人,當中18日更突破1,000人,情況罕見。
張表示今年醫院壓力特別嚴峻有三大原因,包括寒冷天氣引致發病,特別是長者;流感在過去10日有上升趨勢,長期病患者較易感染;整體病人年齡老化,有45%入住內科病房病人超過80歲。醫管局會額外實施5項新措施應付服務需求,包括推出藥物重配計劃,專科門診及普通科門診安排護士為病情穩定病人配藥,病人不需見醫生;專科門診內科醫生可騰出時間診治住院病人;普通科門診可騰出更多名額讓醫生診治更多病人,減輕急症室壓力。
■記者林社炳、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