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痔瘡患者會感到肛門有異物、疼痛,排便時亦會帶血。外科醫生表示,痔瘡的病徵與直腸癌甚為相似,不過前者的大便呈鮮紅色,排便後亦會滴血;而後者的排泄物呈暗紅色,形狀亦不完整。但假如痔瘡病人的生活習慣有明顯改變,便要及早求醫。
36歲的文員謝先生,因工作常坐關係,4年前有痔患,不時肛門滴血,「試過滴血滴足3、4日」,坦言當時不知自己患上何種病痛,「有驚過係腸癌」,故立即接受腸鏡檢查。
病徵相似 宜盡快求醫
謝先生及後證實只是患上痔瘡,服用藥物一周後病情已經受控。他笑言自己「避過一劫」,已遵從醫生指示,改善經常心急排便的習慣,並且多吃生果。
外科專科醫生鍾志超認為,直腸癌會引發血便,原因是癌細胞和腫瘤令腸道過度收窄,排泄物經過腸道時會磨擦腸壁或瘜肉,故血液會混入糞便排出。
但鍾志超指一般市民甚難分辨究竟是痔瘡抑或直腸癌發作,故市民一旦出現血便,應該盡快求醫。
直腸癌的其餘病徵為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等;而生活習慣亦會有改變,例如常有便意、體重急降等。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