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助理院長:醫科生壓力來自社會

中大助理院長:醫科生壓力來自社會

【本報訊】本學年至今已有5宗中文大學學生自殺,中大輔導長吳基培前晚公佈成立專責委員會,採取即時應變措施,中大前學生會會長、曾患抑鬱的張秀賢質疑仍有不足。
中大採取的措施包括增聘精神科醫生,每星期駐校當值一日;學生事務處輔導員由現時8人增至11人;校方亦會主動聯絡危急個案,並加強宣傳情緒病的認識等。張秀賢認為,校方對自殺事件的處理反應慢,又質疑即使輔導員增至11個,面對超過5,000個有情緒問題的學生,仍然不足。
日前墮樓自殺的中大生包括一名醫科生,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古明達(Shekhar Kumta)在報章撰文指,醫科生的真正壓力來自社會,整個社會均期望醫生是完美的,對醫生的人為錯誤零容忍,即使是不構成危險的些微失誤,都會成為傳媒焦點。他建議,要令醫學生有更多機會體驗生活,亦要反思現時的教育模式是否純粹為滿足需要培訓專才,還是應培養具全人發展的未來醫生。
■記者歐陽子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