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殺求助個案急升

學生自殺求助個案急升

【本報訊】昨日黃大仙港大男生自殺,已是開學至今第20宗學生自殺案。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表示,單是今年1、2月自殺求助個案,已佔去年全年求助個案一半,反映自殺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
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線2777 8899」督導主任徐小曼表示,熱線主要接收6至25歲青年的求助,單是2016年1、2月有關自殺或有自殺念頭的求助個案已有58宗,對比15年全年的127宗求助個案,首兩個月的個案已佔去年總數約一半,數字急升。徐又對照過往3年數據:2015年127宗、2014年115宗及2013年100宗,認為自殺相關的求助個案有上升趨勢。

教局今召開緊急會議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自殺危機處理中心曾展國指,中心1、2月的19歲以下青年求助個案為70宗,經警方、社福機構、學校轉介個案有9宗。曾表示數字雖無上升,但強調求助數字與青年自殺率不一定掛鈎,「因為𠵱家啲青年好多都唔鍾意打電話,所以就算我哋中心個案數字唔高,都唔代表冇青年人自殺」。
徐表示,學生求助個案混合各類型原因,主要受困於學業、家庭、感情問題,「佢哋未必可以講到好具體原因,好多時係乜都有;但有求助學生表示學業壓力大,甚至有唔係應屆DSE考生,都因為擔心DSE考試而打嚟求助」。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召開緊急會議,出席者有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林日豐、香港中學校長會主席李雪英、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湯修齊及教育心理學家。林回覆本報查詢指,緊急會議暫未有具體議程,估計教育局、學校、家長將商討如何合作,跟進及處理學生自殺事件。
林提到學界方面,最困難在於辨識潛隱情緒病患者,指除要加強生命教育工作,亦可邀請教育心理學家教授前線教師分辨高危個案。
林同時呼籲教師、家長、年輕人多留意身邊人,尤其在考試前後,注意學生會否出現肚痛、出手汗、面容繃硬、情緒起伏大等情緒病徵。
■記者葉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