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料外資持在岸債規模大增

渣打料外資持在岸債規模大增

【本報訊】人民銀行上月公佈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渣打香港預料,隨着內地在岸債券指數有望被納入市場主要環球債券指數,2020年境外投資者持有的內地在岸債券規模可增至4萬至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去年11月底的9倍。
渣打香港統計,截至去年11月底,外資持有內地在岸債券的規模達7630億元。該行高級利率策略師劉潔指,內地債市雖是繼美國及日本後全球第三大,惟目前只有1.6%屬外資持有,相比日本及德國國債,外資持有的比例分別達10%及60%水平,料內地開放債市後會有增長空間,2020年規模可增至4萬至7萬億元。
相比以往只有主權基金及央行等機構可參與內地銀行間債市,未來外資商業銀行及保險公司等中長期投資者均可參與,且投資額度並無限制。渣打人民幣應用策略主管凌嘉敏指,作為少數持有代理人資格的外資行,無論投資或發債方面均可提供一站式服務,該行亦已與內地監管機構商討計劃細節,料兩周內可有消息,但有關人民幣兌換是於境內或境外進行,仍有待當局釐清。
渣打香港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及日本銷售和交易金融市場馮思果相信,離岸人民幣市場亦有足夠流動性應付兌換需要,隨着人民幣趨穩,已見資金重新入流入內地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