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某地一個男子在公園樹下吊頸自殺,途經者全部像見慣了大場面,膽識異於常人,一個接一個拿出手機,對住懸吊的屍體拍攝。對別人的生死冷漠到如此地步,這樣的社會,令人髮指。有人留言道,「希望香港不會變成這樣的地方。」
但香港其實已經變成了這樣的地方。
由去年九月至今,香港已有近二十位學生自殺身亡(包括昨天因學業問題跳樓的12歲中一生、前天跳樓的14歲運動健將),那麼短的時間內,如此多學生承受不住學業壓力而悲觀棄世,還可以說是個別現象嗎?自殺的學生中,包括五名中大生,沒想到中大校長沈祖堯輕輕鬆鬆就把責任推給了自殺者,怪責他們「用一生的努力,賠上了青春,送掉了快樂,去買一塊不到600呎的『磚頭』,值得嗎?」年輕鮮活的生命,一個一個消失,沈校長卻如此草率為他們的自殺原因作出判斷,冷酷離地,叫人齒冷。
究竟還要再死多少學生,教育工作者才願意去檢討現行的教育制度是否出了問題?究竟還要再死多少人,既得利益者才不會問「何不食肉糜」?而明明是社會制度的不公和扭曲,才令現今的香港人窮一生努力無法擁有一塊「磚頭」。
一個社會的權力擁有者如果沒有悲天憫人之心,視弱勢者被淘汰為叢林法則,那麼,我們的社會距離弱肉強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