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4月30日。下午5點。
在北京工業園。
在市場有「股壇狙擊手」稱號的元軍,今天完成最後一站,參觀了某A股上市公司,位於國內的生產線廠房。
在過去的一個多星期,元軍通過華中證券的安排,已經跑了國內數個省市,參觀了十多間上市公司,當中包含多個主要行業,包括金融、零售、汽車、原材料、建築、房地產、採礦、科技、電器用品等;也跟眾多政府官員會面,以及向不同的經濟專家,了解國內的最新情況。
這幾天陪同他一起參觀公司,有華中證券的陳兵和張小靜。
華中證券是全中國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連續多年被評選為「全國最佳證券公司」和「全國最佳研究團隊」第一名。
陳兵是華中證券的研究部主管。他擁有經濟學的博士學位,是多間大學的榮譽教授,連續十年得到「全國最佳分析師」冠軍位置,分析能力可算是全國第一;張小靜就是高端客戶銷售部的經理,年齡約二十六、七歲,樣子甜美可人,衣着入時,皮膚皙白,鵝蛋臉上有雙柔情似水的大眼睛,很是迷人。元軍在華中證券的投資戶口,就是由張小靜負責。
他們三人參觀完這間公司,與管理層討論了接近一個小時,才乘車離開。
張小靜為他們準備了一輛寬敞的七人車。
登上車之後,陳兵問元軍:「元大哥,在這一個星期內,你看了這麽多公司,與這麽多人見面,感覺如何?」
元軍眉頭一皺︰「越看得多,心情就越是沉重,越是悲觀。」
「我的感覺,也是跟你一樣。」陳兵嘆了口氣。
「看來……熊市快要來了。」元軍無奈地說︰「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下行格局,預期未來將會轉壞,企業盈利開始下調,GDP也會下降。大部份我們看過的行業,前景都是偏向悲觀,部份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流動資金安排也有問題。」
「經濟在今年會急速轉壞,相信我們的中國政府,早在去年底就應該知道。」陳兵的語氣,比元軍更加無奈︰「所以中國政府在本年初的時候,定下GDP保七的任務,想辦法保住經濟;但根據我的判斷,保七任務應該不能成功,經濟保不住了。」
小靜迷惑地問︰「中國經濟原來是很不錯的,為何會突然轉差?」
「這是經濟轉型常會遇到的困境。」陳兵解釋說︰「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成功方法,主要以國內低廉成本,在中低端技術取得優勢;但到了今天,這個方法已經行不通。目前印度和很多東南亞國家,製造業工人的每月工資,只有一千元人民幣或以下,但中國平均要兩三千元;如果要轉型到高增值和服務業,中國目前又未達到歐美的水平。中國政府要打通困局,解決工資差距達到三倍的問題,將會是非常困難的事,若果最後不能成功,就會變成一次經濟大災難。」
「但現在是A股大牛市,上證綜合指數已經升到4500點,較一年前翻了超過一倍;港股也進入了大時代,恒指昨天就見過28588點,創下2007年金融海嘯後的新高。這樣漂亮的升勢,怎可能會出現熊市?」小靜露出了疑惑的眼神。
元軍搖頭說︰「目前你看見的,是一個『人造A股牛市』,並不是真實的。」
陳兵︰「元大哥說得對。中國政府要保住經濟,要從GDP的三頭馬車入手︰
(1)出口︰主要倚賴外國因數,是中國政府較難控制的範圍;
(2)投資︰主力靠加大政府開支撐起經濟,但政府會害怕像金融海嘯的四萬億救市措施,出現產能過剩的後遺症;
(3)消費︰如果可以推高內需,刺激居民消費,自然就可以保住GDP。
所以中國政府的策略是︰將A股盡量推高,製造一個『人造A股牛市』,讓超過一億股民富起來,就可以造成財富效應;因為股民口袋裏的錢多了,自然就會豪爽購物,推高內需刺激消費,GDP就可以保住。」
小靜︰「這個方法可以行得通嗎?最近真的有很多股民富起來,購物也會特別豪爽。」
陳兵︰「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也感到十分困惑。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竟然要用炒股的方法,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局?」
「我的看法,就肯定得多了﹗」元軍斬釘截鐵地說︰「我認為是︰不。可。以。」
小靜︰「元大哥,為何這樣肯定?」
「歷史告訴我們︰從來通過人為的手法,改變市場定律的行為,短期可能會帶來效果,但長期是一定會失敗的。」元軍對於自己的判斷,充滿極大的信心。
小靜︰「看來兩位專家,對後市都看得頗淡。那麼……我們應該怎辦?」
元軍微笑了一下︰「非常簡單﹗明天回到香港之後,小靜將我在華中證券的所有股票,全部分批在市場沽出,然後再建立大額的期指沽倉。如果有投行願意對賭的話,多多都願意接受﹗」
林一鳴新作《財技風雲3.0:股災風雲》將於《蘋果》網上版及「蘋果ATM」fb專頁連載,敬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