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張德江、梁振英 誰是兩面人? - 李平

蘋論:張德江、梁振英 誰是兩面人? - 李平

中共領導人究竟怎麼評價旺角衝突?全國人大委員長、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張德江的公開談話,與特首梁振英引述的私下談話,檢討的基調、態度的軟硬差別甚大,不只令人猜測北京對港政策是否有矛盾,也令人懷疑張德江、梁振英誰是兩面人,為甚麼多番出現公開與私下談話不同調的問題?

梁振英自我肯定早有前科

張德江近日先後會見全國政協香港委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少不了對香港問題指指點點,最受輿論關注的當然是旺角衝突問題。據范徐麗泰等引述,聽不到張德江譴責事件,還表示要用大局觀來看,是青年人不滿現狀,全球都有類似情況,不要將事件政治化。
但梁振英在與張德江會面後則引述,張德江對旺角事件覺得驚訝、痛心,驚訝的是香港作為一個法治社會、文明之都為甚麼可以發生這樣暴力的、反社會的事件,痛心的是暴徒的行為令香港的法制、國際形象受損及大批的警務人員、記者受傷。
張德江在同一天對旺角衝突的評價為甚麼如此懸殊?是不是他在不同場合作了立場不同的表態?以中共高官慣常的兩面人作風,當然有此可能。但是,梁振英引述張德江的講話未獲中共官方認可,也早有前科,梁振英才是兩面人的可能性更不能排除。
去年7月,政改方案被立法會否決後,梁振英上京交代。他自稱張德江「充份肯定」和「十分滿意」他和特區政府的工作。但中國官方新華社當日只報道,梁振英在北京見記者時表示希望很快聽到反對派放棄不合作運動。報道隻字不提張德江曾接見梁振英,引發梁振英假傳聖旨的疑雲和「十分滿意」變「十分尷尬」的嘲笑。
今次梁振英引述張德江講話時,同樣聲稱張德江充份肯定港府對旺角衝突處理果斷。但新華社只簡短報道張德江出席港區代表團會議,並未報道張接見梁,或證實梁的說法。當然,與過往一樣,新華社也不會公開駁斥梁振英引述有誤,只會令外界繼續猜測,張德江和梁振英,究竟是誰公開場合講一套、背後講一套?
其實,中共領導人在香港問題上講一套、做一套,或明裏暗裏說法不一,或語焉不詳,都屢見不鮮。所謂香港深層次問題,所謂「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所謂充份肯定梁振英和港府工作,何曾有明確定義?何曾不是引發香港不同解讀進而引發香港內鬥、內耗的因素?

兩面人蠶食香港政經利益

據中共在港喉舌報道,張德江還對港區人大代表表示,近年香港的經濟增長放緩了、傳統優勢弱化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緩慢,社會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及其對社會發展產生的瓶頸效應亟待破除,經濟民生問題亟待解決。他重彈香港深層次矛盾的老調,但着眼點仍是經濟民生,對普選、民意等政治問題視而不見、聽而未聞,說的輕點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說的重點就是政治兩面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對港區代表、梁振英各採不同的安撫。
自參選特首開始就屢屢表現語言偽術專長的梁振英,對中共的兩面人政治同樣駕輕就熟,表面上宣稱要謀求香港發展,實際上是追求個人和梁營利益;表面上宣稱只有「香港營」、要團結港人,實際上與泛民與親共人士都鬥得你死我活;表面上宣稱要打擊港獨、暴亂,實際上是製造更多社會不滿、激化社會衝突。
古今中外,政治兩面人無一不是道德偽君子,又是行動兩面派。深陷制度性貪腐和權鬥的中共高官不會例外,權力與利益慾壑難填的梁振英等親共人士也不會例外。要分辨政治兩面人不難,但在現行制度下,要制止中港兩面人繼續蠶食香港核心價值、政經利益則殊為不易。沒有多方式多方面的抗爭,就不會有制度的變革,就不能杜絕兩面人的政治投機。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