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容業界多年來要求政府研究適度監管與專業化發展,惟一直無果,香港美容業總會遂建立首套業界自我規管機制,成立香港美容業標準評級機構,經評核符合資格的美容院可獲「Q嘜」認證,讓消費者更易選擇優質服務;若有投訴無法調解,將交由新成立的仲裁委員會協助解決。
設仲裁委員會調解投訴
總會創會主席葉世雄指推出優質美容服務保障計劃(QBSS),是希望確保服務質素,加強消費者的安全和保障,暫有約10間美容院有意參與,長遠希望全港過半數美容院參與。
QBSS認證計劃由香港美容業標準評級機構(BISO)負責,獲認證者可在店舖張貼Q嘜,供顧客識別。自願參加的美容院需每年接受評核,每次需按營業額繳付1至3萬多元費用。
由於本港法例對美容從業員的專業資格暫無標準,保險公司鮮有承保相關專業責任保險。業界今次革新,亦爭取到保險公司為通過認證的美容院提供專業責任保險,一旦美容院有人員專業失誤,顧客可獲賠償,但不包括消費上的爭議。
消委會過去3年平均每年接獲逾千宗有關美容服務的投訴,主要涉及銷售手法、服務質素和美容院結業。葉世雄表示,BISO將邀請業界與業外人士組成仲裁委員會,就消費者與美容院未能調解的爭議作仲裁,設上訴機制,如美容院最終無改善,會被除去Q嘜認證。葉世雄同時擔任BISO主席。對於評級機構由業內人士負責評核,會否擔心認證過程易有徇私之嫌,葉稱是否獲認證有公開透明的標準,如美容師專業證書、美容院有沒有相關設備亦顯而易見,「冇得徇私」,又認為由業內人士評核比另僱專人負責,更能觀察微細之處。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