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視魚柳包蘇眉 - 鄧達智

亞視魚柳包蘇眉 - 鄧達智

坊間盛傳亞視六點鐘壽終正寢那天偶然的士上電台節目傳來,訪問前亞視人……林伯一個人喫麥記魚柳包,見同事來找開會適逢午飯時間,立即領眾人到餐廳,即點大魚蘇眉同吃……
幾乎忘記與林伯一度密切交往。不單止,曾亦亞視老闆邱德根先生也有過人生小分享。
不因亞視,如無記錯,理當鱷魚恤物事,一串不長的日子,卻與林伯林百欣常敍,這當中包含不少飯桌恩惠,不是蘇眉便是石斑、甚至當時仍普遍龍躉頭腩。
林伯非常祥和,旁觀生活簡約,午飯開會省時間,麥記侍候,人人隨便點,獨沽一味,他點魚柳包。
晚飯不一定大肉,肯定大魚,林伯愛吃大海魚魚頭,還有芋頭,魚身魚肉全歸同事。除工作上相同話題(當然在下全面收益,蒙前輩塞錢都買唔到一應道理落袋),同樣深嗜魚頭與芋頭,也有關行路。那些年港人未習慣遠足,自己迷戀行山,凡週末、假期集結中外友人遠遠的行,幾乎行盡香港所有山頭,晚飯後也行一兩小時。
林伯說他也注重行路,唯上了年紀,飯後繞着會議枱、家中餐桌行。
這樣一個老闆,不要說員工不可能沒薪水領,傳統人至注重過年,絕對不讓下屬空手回家、一家人帶着沈重忐忑心情過年,那是基本人之常情。
來自潮州,背負中國人傳統道德成為早輩香港人,老香港溫馨,因由人間有情。
亞視另一老闆邱德根先生,我們童年爸爸媽媽口中的上海仔(又係上海仔!)殺入新界開設大型元朗戲院、小型洪水橋、錦田……等等戲院,與鄉親稔熟。雖然不過兩週,亦也曾經老闆,收購了咁嘅聲Bang Bang,剛從倫敦回港透過香港貿易發展局推薦獲得的首份工作。兩星期後轉往自己早前南華早報Classified找來,唯一Applied 也與老闆娘Interview了,後來竟然唯一打過的工,長江製衣集團。兩週內未正式面見邱先生,見面是後來亞視大型活動。卻從八卦同事口中傳來訊息:邱先生孤寒到家,要我們將收到公文信件的信封保存,用小刀鎅開,翻過來,以透明膠紙貼穩,再用。他們一面說一面笑,自己暗自思量這老闆具先見之明,當年國外早已提倡循環再用,何得大家恥笑?
邱先生來自上海,跟林伯相同,肩承中國傳統美好一面,知慳識儉,同樣,不會讓員工空手回家過年。
來自中國,不同世代,亞視近年老闆都缺乏那份美德,員工收不到糧,兩手空空回家過年非常閒。
不就是香港人擔憂的明天、甚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