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人壽賣盤下周截標 非金融類中資興趣濃 至少兩內房股覬覦

大新人壽賣盤下周截標 
非金融類中資興趣濃 
至少兩內房股覬覦

【本報訊】大新金融(440)放售旗下大新人壽保險,進入正式收標階段,消息透露,首輪入標將於3月中(下周)截止,之後會展開盡職審查及次輪篩選工作,雖然最終入標數目,未必如早前只表達初步意向的潛在買家、達20多家之多,但據聞捧場客仍不少,估計在10間以內,當中特別有非金融中資機構、包括不止一間內房股,取態鮮明,可被看高一線。
記者:劉美儀

市傳碧桂園(2007)為大新人壽的大熱競投者之一。消息指,目前距離入標截止日仍有一個多星期,估計最終提交首輪入標數目,或介乎10間內,不排除有新潛在買家。投行界表示,很多非金融中資企業,希望分散業務板塊,尤其投資具現金流收益的金融領域,如銀行或保險;故此本港一旦有相關資產放盤,一直不乏內地買家問津。但鑑於當局近期為防資本外流,接連收緊跨境資金調撥限制,故有意競投的中資買家,必須具備境外集資能力及調撥資本的彈性,否則很難入標。

傳碧桂園大熱

代表賣方放售大新壽險的花旗,農曆年前開始邀請有興趣買家,表達意向並簽署不具約束力協議,初步「睇數」。以去年底內含價值計,大新壽險賬面值約40億元(未計續用大新銀保銷售網絡費用),若以1.5倍計涉資60億元,市場估計交易作價將約78億元。
大新發言人回覆本報時重申,集團已公佈就旗下人壽保險及銷售策略探討不同方案。上月初路透引述消息謂,碧桂園、國壽(2628)、友邦(1299)、永明金融、保誠(2378)及大都會人壽等逾20間公司,已表達初步興趣。
一外資行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認為,對經常發行高息債的內房股如碧桂園而言,若能收購本地壽險資產,既可擴大業務平台,日後亦可調撥保險金負債,認購公司本身發債,作為配對投資資產,整體上能增強集團資產流通性及變現能力。

事實上,市場早有非金融中資企業,涉足金融業的例子。去年內地私募基金九鼎投資,曾斥資107億元收購富通香港保險100%股權。復星(656)現時亦持有民行(1988)及新華保險(1336);恒大(3333)近日亦公佈入股盛京銀行(2066),並持有A股華夏銀行。
對市傳有意收購大新人壽,碧桂園首席財務官吳建斌上月底曾向本地傳媒表示,對此有研究但未有結論,又強調無論進行任何收購,均具自身融資能力,該公司已考慮重新發行境外債,其境外主體發行的人幣債額度,最多可達700億元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