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代表倡設駐校精神醫生

學生代表倡設駐校精神醫生

【本報訊】再有中大學生墮樓身亡,據立法會文件顯示,中大學生輔導及發展組過去一年接獲725名學生求助,當中107人涉及學業問題。剛於上月底卸任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王澄烽認為,校方應全面檢討學生情緒支援機制,並建議增設一名駐校精神科專科醫生,盼及早揭發問題及支援同學。

主動接觸隱蔽學生

王澄烽稱,學生代表上月與校方的一次會面中,曾建議增設駐校精神科專科醫生,但未獲接納;現行機制下,學生如情緒有問題須自行向學生事務處求助,經輔導員接見,如有需要才獲轉介到校外多數是校友開設的精神科診所就醫。王指很多同學都害怕被標籤,不敢求助,他認為校方應採取主動措施,接觸這群不願求助的隱蔽學生,提供情緒支援。
臨床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大學醫學院是數一數二難入的學系,入讀學生一向被認定是高材生,學業壓力相對較其他學生大。
葉認為院校在學生入學時,提供情緒支援途徑是相當重要,可讓學生安心,當出現情緒問題時懂得求助,校方亦應加強提供預防性的講座及工作坊,讓學生了解更多減壓方法。
■記者鄧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