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筆走千回 字成一派

【專題籽】筆走千回 字成一派

【專題籽:胚芽故事】
能寫一手好字,總給人乾淨整齊的感覺,也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但對低頭族來說,各路輸入法應該比動手寫字更得心應手吧。香港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雷超榮早前與教育工作人員總工會發表了一份報告,調查受訪教師對學生的字體評價,平均只得4.5/10分,逾九成老師認為字體每況愈下,改簿「認字」特別傷神。與此同時,校長又向雷超榮反映,如今上課黑板也沒十個字,「老師忙着用電腦備課,教材變了PowerPoint,一路講一路放畫面,不寫字了。」幸好,有人辭職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小朋友勤練字覓理想,終奪「神童獎」;大朋友自組「情報局」,舞文弄墨以筆會友。

去年填色畫冊《Secret Garden》席捲全球,人人爆發體內的藝術潛能埋首苦塗,心未靜,便忙不迭地貼上fb呃like。及後台灣陸續推出《筆尖美學》及《美字練習日:靜心寫好字》等書,延續內省的追求,掀起一陣練字風潮。就連手機app也推出名家字型字帖,結果返回起點,事情何等反高潮。不如真的執起筆桿、撫平白紙,重拾敲打鍵盤以外、手筆墨紙相通的觸感。

李選威筆下的歐體字,整潔完美得像字帖,中四時更於「神童杯」全國學生書畫大賽中取得神童獎。

母親大潑冷水 父親偷偷資助

每逢周六,雷超榮的協會裏頭便有許多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在練字,老師稱讚一句,他們頓時開心得腳揈揈。二年級的馮澤銘,曾因寫字太過潦草而被老師扣分,上課亦不太專心,「我以前啲好肉酸㗎。」翻開當初的練字書,每個字各自在格子裏跳舞,歪來歪去,頗有喜感,「因為我係咁樣揸筆,好攰㗎。」語畢,他把拇指橫搭食指、筆握得死緊給我們看。雷老師說很多幼稚園學生,以粗筆來學寫字,到換回一般的幼身鉛筆,便不期然手指交叠用力過度。
李選威在協會練了四年字,尤愛歐體字(歐陽詢書法)。他的字,秀麗工整得像印刷品。訪問時,旁邊來上課的小學生問東問西,我與攝影師在旁走來走去,他一直低頭,一筆、一劃,靜靜寫字。小時候,他在藝術中心看過書法展的海報,覺得字體秀麗便想學習,惟媽媽一句:「寫字靚都搵唔到食嘅!」心事一直埋藏於心。中三時,考試因字體太過潦草,被扣分至剛好不及格,又自覺「大個仔要覓理想」,在爸爸偷偷資助下,瞞住媽媽去學字。練字簿平日混在功課堆中,日日練15至30分鐘,周六日關起房門繼續練,「媽媽成日問我匿喺房,係咪做啲唔見得光嘅事,我都呃佢話做功課。」
苦練一年,中四時他在「神童杯」全國學生書畫大賽中取得神童獎,終於守得雲開?誰知媽媽依然說:「你幾時學㗎?寫靚字點搵錢呀?」此時李選威的語氣多了一點溫度,「覺得好傷心,覺得攞到獎,證明我有付出過先會成功,但媽媽就否定咗我嘅努力。好失落,於是閂埋房門練字,練完個人睇開咗,從此唔再執着家人嘅睇法。」練字帶來的失落,還得以練字來解。
台灣fb專頁「鋼筆旅鼠本部連」,是由一班鋼筆、練字愛好者組成,經常上載作品、示範片段及新紙新墨新筆開箱文,公諸同好,看着那些鋼筆、原子筆、墨水筆像穿花蝴蝶般,讓人看得心花怒放。其實香港也有一個私人的fb群組「鋼筆,自動鉛筆情報局(香港)」,除了開箱文,他們還會寫低心聲貼上fb,無論業餘菜鳥,還是專業大師均可自由發佈,一點也沒隔膜,既看留言,也能看到紙筆墨的質感,有種久違了的傳紙仔情味,好過癮。

馮澤銘只學了一年書法,已常在學校的書法比賽中得獎。

每逢周日,馮澤銘都會來協會練字,目標是寫得又快又靚。

自組情報局 Share紙筆墨

他們又會定期茶敍,由廿人至五十人不等,大家捎來十數支珍藏、滿桌購自世界各地的墨水,忘形地試筆試墨。採訪當日,情報局的「局長」Joe埋首抄寫心經;成員何麒則以不同的筆練習不同的英文書法;至於收藏家Catcher原是一位廚師,自問字迹怎練也是「龍飛鳳舞」,但能感受筆桿的觸感、筆尖與紙張的磨擦,還有墨水的亮度,都夠他樂上半天。中學時期,Joe因鋼筆寫出來的字體較靚,於是買來一支寫字,後來試用不同的筆嘴、長刀、鋼嘴、筆峯,越來越沉迷這玩意,「我都鍾意得閒嗰陣抄中文,自己欣賞都好,喺fb上面分享都好,都係一種放鬆嘅活動。」
在旁的何麒點出另一重點,找個老師學寫字,求學的未必負擔得起學費,上班族又未必有時間按時上課,別怕,世上還有YouTube嘛。何麒每晚都會瀏覽美國網站IAMPETH,「係一個由美國書法家同老師組成嘅聯盟,喺嗰個網站上有好多唔同嘅資源、作品、字體書法畀你參考,又有名師喺網上教學。」

fb群組「鋼筆,自動鉛筆情報局(香港)」差不多每月聚會一次,到咖啡店一起寫字,分享新藏品。

Catcher(左)尤愛儲不同質地的筆,珍藏逾一百支鋼筆。何麒(右)則鍾情英文書法。

局長Joe每晚都要練字15至30分鐘,工作繁忙、陷入煩惱時,更要靠練字來平靜心境,再想解決辦法。

Joe練的是自由發揮的書體,情緒不好時就抄心經,藉此緩和心境。

Joe其中一支珍藏,筆桿色彩來自梵高名畫。

Joe在日本買的Pilot墨水筆,筆桿用上日式漆器的工藝,手感像瓷,是他最常用的一支筆。

Catcher的珍藏,價值五位數字,筆桿全以竹來製作。

三十多年前,Catcher有一支同款的原子筆,後來舊得不能修復,便買新的鋼筆代替。

沙盤看字骨 退休校長自創中庸格

羅澄波,字中庸,是位資深的書法教育家,自校長一職退休後,多了時間好好鑽研書法。提倡以科學方法教授書法的他,在電話的另一端,以物理學來講解筆峯與筆觸的關係,聽得我一頭霧水,惟有登門拜訪問個清楚。甫入門,他已右手握筆、佇立在一盤細沙面前等我,「書法界有個名詞叫『錐畫沙』,我將佢重現出嚟。」他以漿糊黏實毛筆筆尖,然後在細沙上寫字。筆桿垂直,如常一點、一劃,壓後回筆,「以物理學嚟講,墨水都會流向筆尖,毛筆中央最多墨,想字嘅線條圓潤,筆中間嘅墨就要飽滿。仲有速度,你一筆畫落去,停低就有強度,畫得快就有速度,全部都會影響你回筆嗰陣嘅弧度同壓筆嘅力度,用墨、用沙,都有影響。」
沙堆下陷的地方,便是沾上墨水的地方,中間最明顯的線,叫字骨,書法要寫得好,就看這條骨的位置擺得勻不勻稱。這樣你就可以了解一筆一劃怎麼寫,墨才化得漂亮。聽了,像上了一課實驗課。他認為九宮格欠缺了中軸線,於是自創了中庸格,把兩個中字橫直相叠,中間的長方形格子,長闊為1.618:1,剛好是完美的黃金比例。他以王羲之花了多年時間練習的「永」字作例子,只要把各筆劃置於中庸格的提示線、指向提示點,字形比例便恰如其份。
最近有研究報告說任何人只要在某一領域練習一萬小時,都可成為國際名家,惟現代人生活太繁忙,務求在最短時間做最多的事,年輕人往往欠缺耐性。初時你會認為自己能同時兼顧許多事情,十分厲害,但慢慢發現不再專心,「我經歷過呢個階段,心情好差、好煩躁。」於是他執筆亂畫,發現只要不左顧右盼,享受當下不再比較,就能放鬆心情做回自己,「其實寫字唔只為咗寫靚啲字,係訓練專注力,因為專注力可以影響人嘅一生,係EQ之父高曼(Daniel Goleman)教我嘅。」

羅澄波參考古時的錐畫沙練字法,以沙盤來教學生寫字。

以兩個中字重叠而成的中庸格,中間長方形的長及闊是1.618:1。

永字有齊點、橫、直、勾、仰橫、長撇、短撇及捺,套進中庸格,正好反顯各筆劃的比例與角度。

只以膠水黏實毛筆筆尖,在沙上如常寫字,便可看出字骨,以及每一之壓筆,墨水帶來的變化,像把字變成模型,方便拆解。

如果寫篆書,一字得由中間寫起,先跑左,再跑右,讓頭尾保持一樣粗度。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

場地提供:小時光Scoool Caf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