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當年變《多啦A夢》,我們今天仍然不會叫技安做胖虎、靜儀做靜香,今日有輪到Pokémon了。《寵物小精靈》伴你成長20載,任天堂失驚無神宣佈所有譯名劃一,中港台無分你我,齊齊跟隨中國叫《精靈寶可夢》,全港晴天霹靂,高登巴打「孔明」更發表《激嬲女朋友,佢叫我扮比卡超同佢溝通》潮文,盡情講「比卡比卡」。將來從精靈球「出嚟啦」的小精靈會被改成甚麼名字,我們還是會繼續「比卡比卡」,如果激嬲女友講「皮卡皮卡」,應該只會火上加油。
多年來Pokémon亞洲各國都有不同譯名。日文原名爲ポケットモンスター,英文翻譯為Pocket Monsters,來到香港和澳門,變身「寵物小精靈」,而台灣則譯作「神奇寶貝」,原來還有星加坡也曾有「袋魔」的譯名,但之後要轉用英文。回到神州大陸,譯名進一步複雜化。剛開始由深圳電視台引進時,起用港譯名稱,及後改為台灣的「神奇寶貝」,民間卻俗稱為「口袋妖怪」,2010年才改為「精靈寶可夢」。改名後,記者(苦)笑了一笑,過幾天真的完全記不起是甚麼夢,因為真的覺得,「寶可夢」毫無意思,不貼近廣東話也很難唸,唉,跟簡體字一樣,只能靠死背,沒有邏輯可言。那卡通內其他用詞又如何呢?
【寵物小精靈 VS 精靈寶可夢】
-比卡超/皮卡丘
-精靈球/神奇寶貝球
-火箭兵團/火箭隊
-喵喵怪、高竇貓/小貓怪或喵喵、貓老大
-小火龍、火恐龍、噴火龍(譯名相同)
-車厘龜、卡美龜、水箭龜/傑尼龜、卡咪龜、水箭龜
-奇異種子、奇異草、奇異花/妙蛙種子、妙蛙草、妙蛙花
-波波球、肥波球/胖丁、胖可力
-爛泥怪、爛泥獸/臭泥、臭臭泥
資料來源:寶可夢小百科
記者:馬朗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