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她們是母女 - 曾志豪

如果她們是母女 - 曾志豪

以下為真實對白。
場景一。
時間:新東補選前一天。
地點:九龍東某屋邨按摩店……正經。
我正享受暴力虐待式按摩,電視機播放候選人最後衝刺新聞。某候選人發表意見。幾個師奶剝花生高談闊論。
「畀佢選到入去香港就真係玩完!書都未讀完,嘢都未做過,學人搞搞震出位。」
「咪係囉,唔係唔畀你做,你讀完書見吓世面先。一味得個講字。」
場景二。
時間:新東補選後兩天。
地點:九龍西某條街的咖啡店……不是連鎖,本土小鋪。
我正忍受店員愛理不理的服務態度,電視機又播放新聞。某候選人發表敗選感言。
幾個90後看得入神,一頭金髮的後生女依偎在男伴肩膊。「呢個人幾叻仔㗎喎。上次有人質佢,話佢可以喺香港讀大學都係靠香港嘅納稅人;佢即刻駁佢,話聽講香港大學係1912年已經成立,仲問番嗰條友佢嗰陣出咗世未。然後就話唔同你講啦中間超人。哈哈!」
再次強調,以上對白,俱為真實。
師奶和90後少女所談論的,都是同一個人物:梁天琦。
上一代看梁天琦不順眼,後生一群讚佢叻仔。
這應該也是今天香港的兩極現象。
師奶以「後生識啲乜」的角度批評,恃老賣老。
他們重視經驗,着眼「過去」;因為上一代最大的優勢,便是「過去」。
請留意,那個90後覺得梁天琦叻仔,並不是因為他「夠激夠勇」,而是欣賞他回應別人「挑機」時的機智和霸氣。也就是說,支持梁天琦的人,不一定是單純受到「武力」感召。如果說支持梁天琦等於支持暴力,後生仔一定覺得成年人「老屈」。
如果,師奶和那個90後少女是母女,她們回到家如何溝通?這個社會又有多少對這樣的「母女」?這個社會,還能溝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