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和梁振英政府的高壓下,在中港媒體的反暴力譴責聲中,涉及旺角衝突事件、擺明「抗爭無底線」的梁天琦,在新東補選中仍取得6.6萬票、得票率達15.3%。雖然梁天琦所期望的本土、建制與泛民三足鼎立言之尚早,但其一眾年輕支持者在選舉中表現出來的熱情,無異於在「萬家墨面沒蒿萊」的香港化作一聲驚雷,讓中共視為危險訊號,也讓一些傳統泛民政黨的領袖難以適應。
政治邏輯混亂 難自圓其說
梁天琦的戰績引發不同解讀,並不局限於親共陣營與非親共陣營之間,同樣見諸親共陣營之間、非親共陣營之間。親共人士的解讀以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最有代表性。他認為,選民投票給梁天琦不代表全是認同暴力或分離主義,而是「抗議性投票」,透過投票作政治表態,表達對政治現狀的不滿,特別是表達對特首的不滿。
劉兆佳總算道出了中共喉舌不敢說的一個事實:梁天琦得票之多表達了對梁振英的不滿,政府需要採取政治手段或改善施政,廣納不同意見,緩和目前的社會對立氣氛及矛盾。但是,把旺角衝突定性為激進分離組織的暴亂,又不承認梁天琦的得票是對分離主義的支持,這種政治邏輯上的混亂,正說明中共和梁振英政府對旺角衝突的定性是樹敵的政治需要多過依法處治,因此難以自圓其說。
非親共陣營的解讀以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較有代表性,不是她對梁天琦三足鼎立、三分天下的說法有保留,而是堅持排斥梁天琦,甚至認為梁天琦競選物資「多到令人好吃驚」。其實,最不能接受、最不願出現本土、泛民、建制三足鼎下局面的應是中共和梁振英政府,一旦出現三足鼎立,說明非親共陣營的擴張和親共陣營的萎縮已改變了過往的六四比例,劉慧卿實在沒有必要對三足鼎立之說冷嘲熱諷,對梁天琦選前選後頗受爭議的言論可以有更寬容的回應。
至於劉慧卿對梁天琦選舉物資之多的吃驚、驚嘆,本土民主前線在facebook專頁上回應:「嗰晚收番晒D(啲)牌仔番黎(嚟),我都覺得好得人驚,我哋個office仔就咁爆炸左(咗)。」專頁還藉此多謝至少800名義工,「真係多人到我哋都驚!」
驚雷劃破黑夜 震醒更多人
旺角騷亂後,梁天琦不只網上人氣激增,現實中助選義工也激增,甚至有被控襲警的支持者在監獄中也熱心地拉票,對前去探監的親友坦承等如在獄中設街站:「因為呢一個街站,只有我可以去做!所以我一定要去做!我哋嘅理念係唔會受到環境嘅束縛!」
如果說,梁天琦的得票還不足以三分天下、不足以令人震驚,但當看到一眾年輕人為捍衞香港民主、自由而付出的熱情、努力時,還能不受感動嗎?還要停留於簡單地指摘街頭暴力行為,而對他們的政治訴求視而不見嗎?還要排斥他們加入議會抗爭的努力嗎?
年輕人在新東補選中的這種熱情、這種執着,讓人看到作家魯迅在詩作中所描繪的社會黑暗和驚雷乍現:「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在中共和梁振英的高壓政治下,香港社會的晦暗已不是過往的遊行示威可以帶來改變。50萬人的大遊行曾令董建華政府撤回《基本法》23條立法,但79天的雨傘運動何曾令中共和梁振英政府在普選問題上採納些許民意?
對中共和梁振英來說,新東補選的一聲驚雷不足以震醒他們,難以旨意他們會從此接納民意。但是,傳統泛民政黨及其領袖應該感受到民意的轉變,更要明白一眾年輕人的言行雖頗多可議之處,但橫加挖苦、批評,除了加劇泛民支持票特別是年輕人選票的流失外,同時讓人質疑傳統泛民政黨自身改革的誠意,亦為日後的合作抗爭橫加溝壑。但願,這聲驚雷能劃破香港的黑夜,能震醒更多港人。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