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光首兩月銷售跌雙位數跌幅十年最大 恐難V形反彈

崇光首兩月銷售跌雙位數
跌幅十年最大 恐難V形反彈

【本報訊】經營銅鑼灣崇光百貨的利福國際(1212)公佈去年業績,純利按年跌10.7%至19.14億元,銅鑼灣崇光銷售收入跌4.5%。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鑾鴻指,對今年首兩個月本港銷售表現「感到非常失望」,指期內銅鑼灣崇光的銷售按年錄得雙位數的跌幅,至少為10年以來最差。
記者:江靖然

劉鑾鴻坦言,1月及2月份銅鑼灣崇光百貨的表現不理想,更直指生意「起碼有雙位數跌幅」。銅鑼灣崇光佔利福本港收入超過七成,翻查過去10年資料,該店銷售除了2009年曾按年稍微倒退外,一直錄得正面增長。

化妝品銷售仍錄升幅

劉鑾鴻指細分不同種類貨品而言,部份銷售仍錄升幅,如運動用品及化妝品等,期望銷售下跌情況屬短期表現,次季或下半年前會見底,料今年巿況呈橫行趨勢,「你話要V形反彈就好難㗎喇」。
對於去年純利錄大幅下降,公司解釋,是由於去年投資組合收入減少超過六成至1.63億元,以及關閉瀋陽久光產生一次性費用所致。劉鑾鴻稱,長遠而言對香港業務前景有信心,雖然近期零售表現有壓力,但認為香港對中國遊客而言仍有一定吸引力。至於會否考慮延長5月份的感謝周日數,劉指去年延長日數後,顧客反應非常好,估計今年再延長的機會頗大,又指有租戶表示,期望藉此機會刺激銷售增長。
劉鑾鴻續稱,本港零售市道放緩,加上不少港人選擇到海外消費,對公司業務有影響,尤其是奢侈品壓力會較大,故利福將繼續因應巿況調整策略。他指以銅鑼灣崇光百貨為例,該店自2014年起陸續調整租戶組合,「啲消費群逐漸改變,好多人喜歡個人化嘅嘢,以年輕人為主」,集團於一樓引入多個年輕國際品牌,期望可吸引更多年輕、喜愛個人化產品的客戶。劉鑾鴻又提到,公司曾想過發展網購,但認為要視乎管理團隊能否配合,「好多公司由線下轉到線上,唔係好多有好成績」。

瀋陽未有新發展計劃

去年12月,利福關閉旗下位於瀋陽的久光百貨,主要因為當東北地區經濟環境不景,財務總監潘福全指,由於商場開業僅兩年,目前仍與個別商戶商討賠償,預計上半年可完成所有相關工作。他表示,該項目位置具優勢,暫未考慮出售,惟現時未有新發展計劃。
截至去年底,利福全年營業額為61.71億元,按年升3.4%,每股盈利減少9.2%至1.19港元。末期息每股34.3港仙,全年合共股息升6.9%,至每股63.2港仙。